通州是著名的纺织之乡,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覆盖原料生产、织造印染、研发设计、成品生产、销售市场、货运物流等上下游领域全过程。2023年通州家纺行业市场成交额超12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家纺产业集聚区和全球最大的家纺生产基地。
然而,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与庞大市场不匹配的是,目前纺织行业一线工人的年龄大多集中在四五十岁。“用工成本高、员工年龄大,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南通明富纺织品有限公司厂长黄美琴从事纺织行业已有35年,近年来越发觉得一线工人难招。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通州相关部门与企业共同努力,从增强员工归属感、畅通一线工人成长渠道以及引进智能生产线等多个方面,寻找破解之法。
全国招工,提高待遇
增强员工归属感
“我们刚在微信群里发布了招聘启事,类似这种全国性的微信群,我们有好几个。”明富纺织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色织布、服装,公司共有员工120人,其中大部分是南通本地人,只有零星几个来自外地。黄美琴说,前些年,还有不少外地人愿意来南通学习纺织,留下工作,这几年愿意从事纺织行业工作的人都少了,年轻人更是紧缺。
“目前,我们公司一线员工中有2人是外地的,都是跟着亲戚来的,已经工作5年了。”黄美琴表示,由熟人介绍来的员工更为稳定,所以企业除了参加政府组织的招聘会、通过微信群发布招聘信息外,还会鼓励员工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公司,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招一线工人不限地区已经成为通州纺织企业的共识。位于川姜镇的江苏老裁缝家纺工业有限公司,有70%的员工来自外地,公司副总经理李晓雷表示:招到人是前提,留住人是根本,为了吸引更多员工留下工作,公司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老裁缝家纺高度关注职工生产生活,公司除了为员工提供年终奖、节日奖、加班餐补,每年组织职工体检和团建旅游等福利外,还新建3000平方米室外活动中心和800平方米主题餐厅,不断丰富职工文体生活。今年暑假,公司特地开辟了空间,为带孩子上班的职工提供方便。”李晓雷说。
挖掘人才,加强培训
畅通职工成长通道
7月19日,通州区举办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纺织行业专项比赛,近百名一线纺织工人参加比赛。先锋花园色织有限公司的姬春玲,获得布机巡回操作项目比赛一等奖。
姬春玲是河南人,之前一直在张家港纺织企业打工,两年前来到通州。她表示,自己在张家港的时候,也经常参加企业乃至苏州全市的纺织技能大赛,此次代表企业参加通州的纺织技能大赛,与更多同行同台竞技、取长补短,非常开心。
近年来,通州区常态化实施“培训、练兵、竞赛、晋级”一体化活动,多次开展纺织行业的专项劳动技能竞赛大赛,累计参赛职工超5400人次,近千人通过竞赛晋升技能等级。
南通东帝纺织品有限公司面料厂布机车间主管陆雪梅,就是通过“培训、练兵、竞赛”,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能手。2020年,陆雪梅经过层层选拔,作为江苏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参加了全国纺织行业织布工(剑杆织机)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最终以92.3的总分,被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全国纺织行业织布操作能手”称号。2011年,陆雪梅被评为通州区第三届“通州工匠”,2023年荣获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通州还通过打造产业链劳模工匠创新联盟矩阵,组织开展推选“纺织工匠”活动,命名纺织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持续建立完善的纺织工匠培育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已有6个纺织产业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近日,走进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智能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机械设备。
蓝丝羽是一家集现代化生产、产品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于一体的规模化纺织品企业。2018年至2019年,公司投资1600万元引进国外进口的套件全自动吊挂生产线,并实现信息技术的集成。2022年,公司又启动数字工厂项目,借助C2M系统(用户定制模式)实现从消费者下单到生产加工、包装发货全流程的个性化和智能化。“车间全流程数字化后,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蓝丝羽公司IT总监蔡春花说。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家纺企业而言,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竞争力和发展机遇,还有用工成本、生产效率上质的变化。
近年来,通州始终把家纺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组织企业外出学习、调研考察并对接软硬件服务、供应链平台、渠道销售等各环节的优质企业,打造数字化生态圈,引领家纺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通州345家规上高端纺织企业中,已实施数字化技改项目27个。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