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一生“编织”梦想——追记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陈玉兰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0-07 08:33:47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日历刚翻到金秋十月,从即墨传来一个令人伤痛的消息——10月1日7时30分,即墨市政协原副主席、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陈玉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即墨区逝世,享年83岁。

  人们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从即发集团掌舵者的位置上刚隐退一年多,这位青岛纺织界的传奇人物就猝然辞别人世。一生操劳的陈玉兰,还没有歇一歇、安享一下桑榆未晚、静好岁月,她的传奇人生即戛然而止,令人不胜痛惜。

  正是暖阳浓稠的深秋。慨然回顾,陈玉兰的一生,留下的是一部波澜起伏的传奇,也是一个时代民营企业发展的见证。

  墨水河畔的一个农家女,带领大伙在改革大潮中乘势而起,艰苦创业,历经重重艰难险阻,把一个当初几个人的小作坊,一步步打造成了销售收入过百亿元、拥有几十家公司和分厂、员工两万余人的即墨民企“航母”,跃身为中国针织行业领军企业和青岛纺服行业链主企业。

  她是改革开放之后“即发”事业的奠基者,是青岛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亦是青岛新时代纺织服装行业重要的开拓者和领航者,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其创业精神、经营谋略,还有深挚的仁爱之心和家国情怀,赢得了行业广泛尊重,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人生境界和一名共产党员敢于开拓、造福社会的优秀品格。

  丹心鉴岁月,一生为一企。“勤勤恳恳大公无私,一个企业干了一生,堪称楷模;兢兢业业高风亮节,一生干了一个企业,实为典范。”这副挽联是陈玉兰传奇人生的真实写照。

  在她的带领下,一个制发小厂“变戏法”似的成长为中国民营针织巨头,漂洋过海的即墨产品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一头花白的齐耳短发,一身朴素的藏蓝色西装上衣,一口地道的即墨方言,一脸谦和亲切的笑容——这是陈玉兰留给我们的印象。正是这样一位谦和的老太太给青岛留下一个不朽的商业传奇。

  1963年,陈玉兰进入“即墨县档发生产合作社”。这间将假发加工户组织起来的手工生产合作社,就是即发集团的前身。后来,陈玉兰当过出纳员、统计员、分管生产的计划人。

  从1963年到2023年,“即发”走过了一个甲子。在这6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中,正是陈玉兰以柔弱之躯多次拯救企业于危难之际。

  1974年,陈玉兰被任命为生产经营副厂长。而就在她接手生产经营后,国际化纤假发开始突飞猛进发展,传统档发产品出口滞销,厂里的效益跌至最低谷。陈玉兰当时三十岁刚出头,凭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闯劲儿”,她果断地提出“不跟国际上的冲击较劲儿,开拓别的路子,上新品种的生产线,加快行业拓展”。自那时开始,“即发”的产品丰富了起来,企业经济效益直线上升。随后,陈玉兰被一致选举为厂长。

  就在企业抬头爬坡的关键之时,1981年年初,受出口配额的限制,当初把企业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主导产品劳保手套一度停产,企业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还得另寻他路!”陈玉兰在心里暗自发狠。当时国家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过国内外的多方考察,她获得了一条重要信息:国际市场纯棉针织内衣供不应求。

  1982年,她办起了即墨第一个来料加工项目,继而与日本兵库县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即墨第一个针织内衣补偿贸易项目,企业实现了跨行业经营的关键转型,年产值从几百万元发展到了上千万元,一跃成为即墨产值利税大户。

  1987年,国家实行“拨改贷”政策,对轻纺出口产品重点项目采取招标制。在陈玉兰的努力下,成功使公司的针织项目中标,争取到资金370万元,并且利用日本政府“黑字还流”贷款300多万美元,使技改项目顺利实施。

  1992年,公司更名为即墨市发制品集团公司;1993年,成立多家中外合资公司;1997年,公司首次采用“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称;2000年建立了针织工业园,带动起即墨市上千家针织产业集群;2002年12月,即墨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城”……

  陈玉兰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在她身后,“即发”已是一个拥有30多个公司和分厂、2万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生产的针织和梭织面料及服装、发饰品等系列产品出口日本、美国及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经济大浪淘沙,像“即发”这样能走到今天的第一代民企已屈指可数,有人把“即发”比喻成“常青树”,并尝试探索“常青密码”。对陈玉兰来说,她手中一把始终紧握的“密钥”,就是居安思危的怵惕之心,是创新求存的进取之“钥”

  有人说,从陈玉兰身上,可以看到青岛初代民营企业家的特质,为企业发展什么苦都能吃,从生产到销售一肩挑;未受过商业训练,却有着惊人的市场直觉。

  在“即发”员工的眼中,他们的掌舵人,一直有一种“向上探索追求”的精神,她从不自足。20世纪90年代起,“即发”就和科技创新这件事铆上了劲儿,建立了全国针织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企业是船,创新是帆,只有创新驱动,才能行稳致远。而在陈玉兰看来,对“即发”这样“先天不足”的乡土民企来说,创新更具有重要性、紧迫性,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拿出更大的投入,迈出更快的步子,后来居上的“即发”,借助科技创新这一强大驱动器,逐渐成为青岛纺织行业重塑辉煌的一个引领者。

  互联网时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年逾古稀的陈玉兰依然在敏锐捕捉时代的机遇,发力“新经济”。在她的带领下,“即发”积极推进技术改造,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性能化产品的比例,平均每年开发新技术上百项、新产品上千种。其中,高弹针织服装面料定型技术、成衣染色技术等成为“即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技术优势。

  2015年以来,“即发”开展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领域的研发,突破了设备、工艺等多项制约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

  2020年年底,“即发”推出了一款“网红”产品——利用海洋生物甲壳素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而成的口罩,可以在反复水洗后依旧保持抗菌防病毒的特性。这种口罩一上市就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一周内接到了近1000万个订单。

  2021年7月,“即发”启动筹建10万纱锭智能化纺纱生产线。

  人们看到,始建于1955年的“即发”,一直保持上扬的曲线——从一家农村档发合作社起步,到一家国家大型纺织服装和发饰品生产制造基地,从最初只有几名社员的手工作坊,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工厂……陈玉兰知道,“即发”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演绎着这种“创新求存”的企业生存逻辑、发展逻辑。

  正是把创新这把进取之“钥”紧握在手,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才使得“即发”在一轮轮市场竞争中求变求存,立于不败,从一家“先天不足”的乡土民企,进化成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科创企业,在青岛纺织转型升级之路上,“即发”的每一步都留下重重的足迹。      

  关爱员工,以人心作为凝结企业发展的内核,是“即发”的企业经营哲学,也是她的情怀和人格力量,更是她“大爱人生”的鲜明写照

  在日本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里,“人心”是企业的一切。从创业开始,稻盛和夫就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为的就是和员工建立“心与心的纽带”。

  而在陈玉兰与“即发”60年的缘分中,她用更质朴的语言表述道:“只有亲情管理才会赢得倾情回报。”她深知,人心才是凝结企业发展的内核。

  “陈总是智慧而谦逊的,是温和而不妥协的,是坚韧而从容的。”员工们如是描绘他们眼中的掌门人,他们真切感受着一位企业家的人格力量给一家企业带来的深刻影响。

  职工患重病住院,她派专人接送治疗;对需要救助的职工,她慷慨解囊;年轻人进厂不久,她总是嘘寒问暖、言传身教……

  “她所创造的,所贡献的,所付出的是一个更加浩大的生命。”随着“即发”亲情管理的不断深入,业界对这位企业家“大爱人生”的境界,有了某种了悟和洞彻。

  “她为与她相遇的人构筑了成长的可能性;她为与她相遇的乡土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在陈玉兰的关心和培养下,在一线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一个个农家子弟,以切身经历,表述着亲情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改变。

  “‘即发’最大的财富就是其拥有的2万余名员工,以及他们迸发出的智慧和力量。”这是陈玉兰反复说的一句话。“即发”文化里,时刻把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对职工的关爱紧密联系在一起。

  “‘即发’家文化”的一腔情怀,早已不限于定期发放的员工福利,而是融入工作制度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企业管理的根脉之中。

  为满足职工业余文化需求,“即发”开设了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室、培训学校、职工之家等活动场所。

  针对职工的培训期望,“即发”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鼓励职工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并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照顾,鼓励每位职工尽展所长。这一切无疑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内驱力。

  通过开展“人才强企”工程,不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一大批“即发”技术工人在全国和省、市组织的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

  “即发”的一项创举震动了业界:为没有住房的普通员工建起了500套经济适用房、220套廉租房。这在当时的民企中是罕有所闻的,可以想见这给员工带来的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感……安居、乐业、和谐,“即发”分明在构筑着企业“家文化”的金色链条。

  这一切,无不诠释了“即发”企业文化的底蕴,在“即发”打造长青基业的企业发展进程中,久久为功,日渐深厚。“即发”对职工的爱心也换来了职工的诚心。在“即发”,工龄30多年的老职工比比皆是。      

  逝者已远行,但人们不会忘记她,最朴素的话语,表达着人们对她的怀念,也寄托着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对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期冀和祝福

  连日来,社会各界的缅怀如涓涓细流。

  “陈厂长解决了2万多名即墨职工的温饱问题,她忙碌了一辈子!”1976年参加工作的老职工范广伟动情地说。10月3日,陈玉兰同志追悼仪式在即墨区殡仪馆举行。距离送别会还有一个小时,殡仪馆停车场已停满了车。“有人天不亮就早早过来了。”殡仪馆工作人员说。

  当天,送别人群排起长长的等候队伍,他们来自机关、企业、行业协会,有陈玉兰昔日老友,有她热爱的职工,有携手同行几十年的合作伙伴,还有对她充满敬意的热心市民。他们佩戴胸花,表情肃穆,有的满含热泪,长时间地等候,只为送心中的“陈老太”最后一程。

  告别厅内,一排排花圈寄托着人们的深切缅怀,一副副挽联表达着人们的深深敬意。送别仪式上,人们手捧鲜花,默默鞠躬,沉痛缅怀。

  不只是送别仪式。得知陈玉兰逝世的消息,青岛各行业协会、市民纷纷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哀思之情和深深敬意——

  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发文表示:“陈玉兰同志是改革开放之后‘即发’事业的奠基者,亦是青岛新时代纺织服装行业重要的开拓者和领航者,她以深挚的仁爱之心和家国情怀赢得行业广泛尊重。”

  “您是青岛人的骄傲,更是青岛企业家的骄傲!”

  “民营企业的传奇,即墨人永远的记忆。”

  “她书写了纺织界的传奇故事,致敬陈老太。”

  “她的优良品质和创业精神将鼓舞‘即发’人续创辉煌!”

  “她的身上,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开拓、造福社会的优秀品格!”

  ……

  永别了,陈玉兰,青岛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纺服产业开拓创新的一面旗帜。

  逝者已远行,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很多很多,给青岛民营企业,给纺服行业,给即墨这座城市。

  第一代企业家的质朴向上、艰苦创业的精神;家国情怀,关爱员工的仁义之风;政府扶持民企、民企回报社会的发展模式,“即发”的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

  毋庸置疑,这是一笔丰厚的、沉甸甸的精神财富。纪念这位女企业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她留下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从秉持艰苦奋斗的创业“原动力”、企业家的“大爱”人生观,到建设“百年‘即发’”的长青基业,把青岛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而所有为之所做的努力,也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今天和未来,构成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绵延不绝的长脉。

  这是给陈玉兰,给既往和历史一种最好的送行,也是给当下、给未来、给她身后的世界,一个最好的期冀和祝福。

  (青岛日报2023年10月7日1版)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