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珙县推广多批次滚动共育 走出智慧养蚕“新丝路”

http://www.texnet.com.cn/ 2024-10-11 09:22:28 来源:珙县新闻网

  四川省珙县作为“中国蚕桑之乡”,全县拥有桑园22.93万亩,其中底洞镇2万余亩。珙县利用优质蚕茧优势,积极探索与高端茧丝绸公司等高纺企业合作模式,通过缫丝制绸、蚕丝生物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等精深加工,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日前,记者走进底洞镇,探寻珙县蚕桑特色产业壮大之路。

  记者在底洞镇锦绣村的智能化小蚕共育中心看到,工人正穿梭于蚕台之间,细心观察着“蚕宝宝”的成长状况。与此同时,处于二龄期的“蚕宝宝”正在小屋里安然入睡。据了解,这批精心培育的小蚕将在七天后完成共育阶段,随后被分发至当地蚕农手中,继续它们的成长“旅程”。

  2019年起,当地龙头企业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建立了4间催青室,并配套蚕种催青智能控制系统,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同时开始试点人工饲料共育室。喂养的人工饲料只需每半个月投放一次,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通过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农药对桑叶的潜在危害,同时增强了“蚕宝宝”对极端气候的适应能力,营养摄入也更加均衡和安全。

  秦培旭告诉记者:“以往,蚕农需要自己饲养小蚕,不仅耗时耗力,效果也难以保证。智能化‘小蚕共育’模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帮助蚕农解放了‘双手’,还提高了共育质量和数量。”

  去年,珙县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对218间小蚕共育室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并配备了地暖、空调、加湿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排风扇等先进设施,为小蚕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秦培旭表示,通常情况下,一间共育室一年可以培育7批次蚕,每批次共育50张蚕种,供应约20户农户。催青室一批最多能处理6万张蚕种,提升了小蚕的孵化率和健康水平。

  今年起,智溢茧丝在县内三个共育室推广了12批次养蚕模式,该模式以半个月为一周期,每批次可以覆盖210至220名农户,共育完成后,再将蚕分发给农户。共育户与养蚕户分离,一方面能实现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能避免交叉感染。

  多批次滚动养蚕模式的推行,底洞镇全年养蚕的产量和收入也随之增加。今年实施12批次的养蚕模式,蚕种单产比之前的7批次提高了4.5公斤,蚕农收入增加了40%以上。

  2024年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发种18.7万盒,产茧0.92万吨,蚕农售茧收入5.24亿元。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