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泽、卿凤翎、彭慧胜三位纺织及相关领域科学家入选两院院士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1-24 09:04:41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其中,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孙以泽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原副校长卿凤翎教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东华大学材料学院1999届校友彭慧胜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名额进一步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本次增选后,我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87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978人。

  孙以泽

  破解世界难题,

  实现高端织造装备自主可控

  孙以泽,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孙以泽,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长期在高端织造技术与装备领域耕耘,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1项,研制成功高端编织、机织、针织系列技术与装备并大规模产业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授权发明专利80多件,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建立了高端织造装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了高端织造装备自主可控,为推动我国纺织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卿凤翎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引领全球“有机氟”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卿凤翎

  卿凤翎,东华大学原副校长。长期致力于有机氟化学基础研究及高性能有机氟材料研制。开拓了系列有机氟化学新反应,尤其是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推动和引领了有机氟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研制的多种高性能有机氟材料和耐空间环境有机热控材料,成功地应用于我国重点武器型号及“神舟飞船”等系列航天器,为国防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论文311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7件,出版国内氟化学第一本专著《有机氟化学》;入选2003年国家杰青,2014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9年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2022年当选中国化学会会士。他立德树人,培养博士50余名,其中多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

  彭慧胜

  致力于纤维器件研究,

  推动高分子材料新发展

  彭慧胜,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系主任

  彭慧胜,东华大学高材95级校友,现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系主任。长期致力于高分子纤维器件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纤维状能源与电子器件的研究思路,并围绕这一核心思路,创建了通过碳纳米管螺旋取向组装制备高分子复合纤维的普适方法,发现了取向导电纳米单元与高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机制,精准调控高分子链构象,制备出一系列兼具优异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复合纤维材料;突破传统器件平面叠层结构的研究范式,设计了普适性的纤维器件结构模型,揭示了该类器件中电荷高效传输与高曲率界面稳定机制;创建出具有发电、储能、显示等全新功能的高分子纤维器件;建立了不同功能纤维器件高效协同工作的集成方法,构建出新型柔性织物集成系统。基于上述基础研究成果,开发出系列纤维材料与器件新产品,部分产品已实现工业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化学领域的发展。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领衔的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2项)。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