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冈:桑蚕产业连接起致富“丝”路,种桑养蚕带动近2000人就业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8-28 10:16:36 来源:潇湘晨报

  “我现在养了20张蚕,每日需精心喂养3次,总计需要桑叶3万斤左右,结茧后,预计可收入6万余元。”武冈市稠树塘镇田中村村民黄坤波介绍道。在武冈市的桑园里,爱心形的桑叶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清香;蚕室里,羞怯的蚕宝宝不断进食,啃食声沙沙作响;诗词里,流淌的桑蚕文化历久弥新,延续中口口相传……初秋时节一到,湖南武冈市稠树塘镇田中村里漫山遍野的桑树染绿了大地,一桑、一蚕、一茧、一丝编织成了精彩的桑蚕助农产业故事。

  将市场需求与当地特色相匹配,才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最佳推动力。近年来,武冈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村民收入为目标,打造了多个桑蚕产业基地,并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整合起来,形成了基地建设、种桑养蚕、烘茧缫丝、织绸制被的完整产业链,使得各环节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让桑蚕这一传统产业在村内就能“破茧成蝶”。

  当下,武冈市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0余亩,年产茧量200吨左右,年产值1400余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6个,建成规模化大蚕养殖厂10余个,小蚕共育室1个,蚕丝被加工厂1个。

  武冈市稠树塘镇田中村村民黄坤波介绍说:“小蚕只要喂养20多天就吐丝结茧,一张蚕结茧量约100斤,通过分等级筛选,可加工成不同产品。如果单卖蚕茧,按照现在30多块一斤的价格,一张蚕收入3000余元,收益还是可观的。”

  一片片桑叶,一条条“宝蚕”,鼓起了蚕农们的“钱袋子”,同时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没有手艺,在家里只能做点杂事,现在在家门口的桑园基地做事就能赚钱了。”田中村20组村民黄大渊一边采摘桑叶,一边笑着说,早上6点到10点、下午3点到7点在基地采摘桑叶,工作灵活轻松,每月能挣2800多元,不仅能为家里增加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

  截至目前,武冈市共有23个村近500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带动近2000人就业。

  产业瞄准了方向,群众尝到了甜头。武冈市以点带面,全力推动稠树塘、水浸坪、双牌、马坪、邓家铺、荆竹铺等多个乡镇发展桑蚕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依托公司资源优势和技术,各村村集体建设桑园基地和养殖蚕厂,自主经营或承包租赁给农户经营,或农户种植桑树,将桑叶提供给村集体或公司养蚕,或农户自主养蚕,由公司收购蚕茧,将原有单打独斗的个体桑蚕产业发展变为现代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团队式产业发展模式。

  而湖南湘丝众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这个团队中的新秀,公司在武冈市水浸坪乡仁堂村流转土地200余亩,成立了第一家桑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聘请周边村民种植管理桑树、采桑养蚕。同时开办了缫丝加工厂,洁白柔软的蚕丝,在工人手中均匀拉开,一层又一层交叉层叠,套上被套,用针线固定好线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工慢活,一床做工精致、丝丝入扣、绕指温柔的蚕丝被就新鲜出炉了。从万颗茧到一床被,一缕蚕丝连起了种、养、收、产、供、销“一条龙”的桑蚕和茧丝生产完整产业链,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金丝”。

  种桑养蚕,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武冈市将立足地域特色,在全力推进桑蚕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深入挖掘蚕桑文化的清廉内涵,打造集旅游、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廉乡村洁文化示范点。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