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大工匠|李发洲:在创造中追求卓越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7-08 08:40:35 来源: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

  他,30年钻研山羊绒纺织加工技术,被相继授予“‘十三五’毛纺织行业‘科技带头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高层次“C”类人才、“银川市科技名家”等称号。

  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科技项目10余项,参与起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5部,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走进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在企业的技术中心、生产车间,人们总会看到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李发洲忙碌的身影。

  “山羊绒产业是我国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起步晚、发展快,共性技术问题多,需要我们不断提升,不断攻坚克难,工作持续改进,在创造中追求卓越”,李发洲说。

  山羊绒是从绒山羊身上梳取的底层细绒毛,其产量仅为动物纤维总量的0.2%左右,素有“软黄金”“纤维钻石”的美称。山羊绒纤维细度细、弹性好,手感滑腻柔软,光泽柔和,保暖性好,是国际公认的一种珍贵纺织原料。由于染色时绒纤维和肤皮的上染速率不同,染色后肤皮的颜色明显比纤维深,易造成产品品质直接下降。采用传统摘毛的方式代价颇高,一是人工消耗太大,二是时间成本太高,三是企业投入成本过大,如何在降低各项消耗、顺利生产且产品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更好地解决该问题?李发洲将自己和色盒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三天没出门,他综合考虑原料、染色、纺纱等各个环节,染色后凸显出来的问题就从染色来着手,确定了着眼点后,李发洲调来了上百个批次的色盒,经过反复研究对比,结合西安工程大学邢建伟教授的研究成果,调整了色盒的配色方式和染色工艺。李发洲安排所有检验人员实时监控产品的生产过程,动态反馈生产信息,经过三个月的不断调整,李发洲的研究成功了。经过调整后的新产品,染后的颜色更透、更亮、更显高级。

  李发洲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染整专业,从大学所学纺织专业到专注企业纺织技术研究,李发洲在行业积累了30多年的山羊绒生产技术管理及技术研发经验,长期的企业生产基层工作经历和多年的技术研发实践积累,他从一名染整专业的专业人员成长为我国羊绒分梳、纺织加工、科技研发的复合型人才。

  在羊绒行业中,青绒、紫绒以及白度不高的白绒可以通过脱色、漂白达到一定白度后掺杂在正常白绒中,羊绒商贩以此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这种脱色、漂白工艺本身会对纤维的鳞片结构产生破坏,造成上色速率以及上色深度不同,尤其与正常白绒同时染色时,该种情况对比尤为明显。企业一旦采购到这类无毛绒,在染厂正常染色过程中,同缸色绒中就会有少部分无毛绒上染不一、色花。为避免企业以高价买到掺杂漂白/脱色的无毛绒,给公司造成原料成本增加、产品交期延长的情况,李发洲带领团队开展快速染色法检测鉴别常规白无毛绒、脱色/漂白与常规白无毛绒混合绒方法的研究,最终配置出成本低、便于携带、复配操作简单且短时间内不易变质的检测液,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检测方法及流程,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降低生产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我国山羊绒产业起步晚、加工落后、科技空白多,以及宁夏山羊绒加工生产技术、质量、研发、环境、节能等没有完整体系的情况,李发洲牵头与西安工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立西安工程大学宁夏中银绒业硕士生培养基地和西安工程大学宁夏中银绒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打通宁夏羊绒产业人才引进通道,柔性引进国内知名纺织染整专家15名,引进硕士研究生30多名、本科生120多名,为宁夏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备人才保障。

  在多年的实践中,李发洲针对宁夏山羊绒分梳加工技术及绒条加工技术标准不完善的现状,积极进行装备改进和工艺技术优化设计,首次提出了“山羊绒分梳为最终产品指向服务”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发与山羊绒最终产品指向一致的分梳设备和技术,创造性地研发出新一代山羊绒制条设备和工艺技术,起草制定了宁夏地方标准《山羊绒绒条》(标准号:DB64/T597-2010),填补了世界羊绒行业没有羊绒条产品标准的空白。以上两项技术,使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的“世界羊绒在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的美誉更为响亮。

  “我这辈子干毛纺行业,眼看着羊绒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很为我国毛纺行业取得的成就高兴,同时山羊绒产业目前也还有很多亟待跨界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山羊的养殖、山羊绒变异、山羊绒摘毛方法、绒杂质、分梳……都需要在今后共同给予关注,期盼山羊绒产业能健康持续发展。”李发洲说。

  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山羊绒产业转型升级,山羊绒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以及我国山羊绒原料变异等情况,李发洲主持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羊绒加工关键设备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与西安工程大学共同承担了《变异山羊绒理化性能研究》,独立完成了《山羊绒分梳加工关键设备、技术研发》课题,通过对变异山羊绒的系统研究,有效提出并解决了山羊绒变异对分梳、制条、染色、纺纱和织造加工的影响。

  拥有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是纺织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李发洲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全面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让这些专业性人才扎根企业、更好地服务企业,建立合理的企业人才梯队?李发洲主动担任企业新入职大学生导师,亲自带领新人在企业各厂部学习,手把手教导新人,鼓励年轻人理论结合实际,增强实际生产经验,以工促学,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成长。一些大学生来自外省,离家远且不能常回家,李发洲就经常邀请这些新人到他家中吃饭,亲自下厨为他们做可口饭菜。每逢出差回来,李发洲总会带回来一些地方小吃送给年轻人,经常挂在李发洲嘴边的一句话是:“吃饱不想家”。李发洲既是“师长”又像“家长”,年近六旬的他赢得了企业众多年轻人的尊重和喜欢。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