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昌针纺产业“闯”进新赛道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28 09:53:27 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编前语:科技向新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同时也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更加强劲的动能。如何引导企业向“新”而行,加速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央广网江西频道围绕江西各地科技生产力发展变化、产业变革新举措,解读江西推动生产力向新求变的特色道路。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的针纺服装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青山湖区已成为全国第四大针纺服装产业基地。如今,在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同类商品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里的针纺服装企业是如何摆脱束缚,不断壮大的呢?近日,记者来到南昌市青山湖区,探寻新质生产力是如何成为这里企业不断发展的“成长密码”。

  “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实时产量的一个情况,它显示了22条产线昨天和今天的产量,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进行更好地管理和实时排产。”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一家制衣公司,企业副总经理邱正雄指着智慧工厂数据中心的大屏,兴奋地告诉记者。

  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用工成本逐年增减,企业用工需求一直难以满足,新入缝纫机工成长为熟练工,最起码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产品的良品率不好,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堵点和难点。”邱正雄说道。

  2021年,青山湖区政府补助给这家企业500万元,助力企业完成了生产线全面智慧化改造,构建起“5G+智慧工厂”,这家企业也成为青山湖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

  现如今,在企业的制衣车间里,AGV自动传输机器人将半成品精准运送到每个加工工位,MES系统的智慧显示屏上,每条产线,每个工位的当日生产量,完成任务量百分比一目了然。而对企业帮助最大的,就是两台布匹瑕疵检测系统。4套高清摄像机与4套光源系统互相配合,将检测数据第一时间上传,通过算法对布料质量进行精准分析。

  产线改造后,产品的良品率提升了30%,货单交货周期却从之前的一个月缩短到了25天。“不管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这个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整整增长了50%!”企业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家企业的智慧化改造只是南昌市青山湖区助力企业挖掘新动能,扩展新赛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山湖区还通过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推广数字化营销的新模式,建设起江西全省最大的江西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引进百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形成“跨境电商+针织服装”的外贸模式,支持和引导针纺企业“触网上云”,形成“直播电商+针织服装”的线上销售模式。

  如今,南昌市青山湖区针纺服装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8家,占南昌市纺织类规上工业企业数70%,年产各类针织、纺纱服装20亿件,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下一步,针对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我们还会研究推出一批‘小、快、精、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切实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继续加深大数据与针纺产业融合的力度。”南昌市青山湖区科工局局长龚坚说道。

  记者手记:科技向新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只有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才能让更多的传统产业化压力为动力、变短板为潜能。

  在南昌市青山湖区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对产线“提档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的车间产线,代替了往日繁忙的手工生产线;穿梭的智能运输机器人,取代了人工运输。之前,企业为劳动力短缺苦恼,如今,产能、效率得到跨越式提升,这些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强根基、延链条,传统产业大有可为。如何抢抓机遇、转型升级,推动更多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企业自身努力求变,政府针对性帮扶手段,都是缺一不可。只有企业自身勇于尝试和创新,政府帮扶有力、有效,才能让传统企业焕发更强发展动力,在产业提档升级新赛道上迸发更加强劲发展动能。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