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量体裁衣、线下还原定制成衣,数字孪生赋予服装工业新篇章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27 09:31:12 来源:文汇报

  线上先“量体裁衣”,线下再还原制作成衣,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服装设计、生产、销售全流程,不仅缩短了服装开发周期,还减少了物料浪费,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节约了服装开发成本。

  这样的线上线下“梦幻联动”,近日在上海普陀,一家科创企业研发的“超写实虚拟时尚平台”上成为了现实——新品服装开发周期缩短50%,开发成本降低40%,无效款式研发降低80%,库存投入减少60%……

  这个“超写实虚拟时尚平台”是如何运转的?又是如何实现这样大比例降本增效的高效能的呢?记者走进平台研发主体络可哒(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窥究竟。

  顾瑜麟是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的,他是公司里的一名3D设计师,顾名思义,他的工作职责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一件衣服从设计平面变成三维立体。在他的工作台上,一件衣服从平面设计图,到缝合上身呈现立体效果,再到印花、装饰、面料等细节处理完成,用不着针线缝纫机,但需要同时开启多个设计制图、元宇宙开发软件。

  “衣服是棉质的,还是绸缎的,是印花还是刺绣,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特效叠加渲染出来,最终呈现出一个动态立体、可放大、可旋转,还原真实样衣的动态视觉效果。”顾瑜麟告诉记者,而一旦买家对服装的颜色、图案、面料等有了新的需求,都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实时修改。如果改动不大,一般几个小时到半天就可以完成。改动的过程中,也不会造成任何的物料损耗。

  这样的高效能是传统服装样衣制作远远无法企及的。平均而言,一件衣服的打板样品往往涉及七个阶段。举个例子,一件衣服的打版缝合需要一天半左右,当最终制作出原型样品时,厂家往往还需要为买家提供不同颜色、图案和面料的样品。而这些历经多次修改的实物样品从工厂车间进入仓库,最后的归宿往往都是垃圾填埋场。

  “所以我们想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来应用到服装软性材料的还原技术上,一旦实现,能节约的物力、人力和时间资源绝不是一星半点。”络可哒(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龚悦庭进一步举例介绍说,做一件衣服,从设计师的手稿到成衣上市,期间至少要做8件左右的样衣,而其中甚至有5、6件衣服是完全没有用,后期会丢弃的。

  其实,这是服装行业里人人深谙的生产规律——从设计师的平面手稿、设计风格到打版师确定衣服版型、轮廓,再到面料、配饰、绣花图案等细节的敲定,样衣历经数次修改才能成为一件合格可穿着,同时兼具美感的衣服。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里,蕴藏着流水线每一环的细致手工,然而在追求美和时尚的产业线下,涌动的其实是巨大的物料和人工成本浪费。

  以络可哒研发的这套“超写实虚拟时尚平台”为例,在衣服的生产环节,前期的廓形、面料、装饰、颜色等修改环节均可在线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线上“量体裁衣”完成后,再投入线下制作成品服装,不仅减少了实体样衣多次制作的成本浪费,也缩短了新品开发上市的周期。数据显示,在新品开发环节,成本可降低近40%,时间可缩短50%。

  不仅如此,这套“超写实虚拟时尚平台”的另一大亮点,还在于打破了“卖家秀”和“买家秀”的鸿沟,实现了“所见即所得”。

  “线上看衣的真实度很高,可以一直放大去看面料,还可以输入身高、体重、三围等不同的数据去观测不同身材的上身效果。除了摸不到,视觉上我看到的似乎就是一件真衣服的超高清照片。省去了来回寄样衣的海外物流时间,加快了我们赶新一季新品研发的时间。”一家海外品牌方在使用了这套平台线上看货、订货后,体验感很好,“线上选好货后,就下单制作了,收到实体成衣后也很惊喜,基本和线上看到的效果一致,高度真实还原!我们直接就拿去香港参加了线下的订货会,效果很好。”

  据介绍,这套平台日前正在加快研发开放式接口,可对外实现线上看版订货,线上时装发布会等多个功能。“在普陀区科委组织的科创集市活动现场,我们也认识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的院长,日前正在就这一平台的相关发明专利进行专项课题研究。这不仅为我们导出了学界的最新技术研究成果,也为我们的人才储备进一步赋能。”龚悦庭表示。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