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齐聚天津共探产业新发现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18 15:52:39 来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6月13-15日,以“推动纺织文化聚合创新,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第三次工作会议暨第二届纺织工业文化论坛”在天津市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博物馆教育研究,发展时尚旅游经济,开展遗产开发利用,推动产业规划设计,探索聚合助力“纺织文博+时装周”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

  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主办,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纺织博物馆承办。

  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是我国工业文化和文博领域的先锋队,一经成立,便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取得了不俗的工作业绩。本次会议是全国纺织行业唯一的关于工业文化和文博工作的专业性、学术性会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提高工业文化认识,繁荣纺织文化产业。2016年国家出台《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传承和培育中国特色工业精神、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等一系列目标。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和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这些为纺织工业推动工业文化建设,赋能纺织融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指明了方向。二是发展纺织工业文化,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业文化是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首先,加强纺织精神的教育与研究,巩固传承“上青天”文化品牌,着力传承“火车头精神”“梦桃精神”“张謇企业家精神”等母亲工业精神谱系;其次,是以“纺织文博+时装周”为切入点,以时尚消费为引领,加强纺织工业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再次,提高纺织产品设计能力,挖掘纺织历史文明中优秀元素,结合现代纺织审美,不断挖掘纺织品牌价值、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内涵,提高全球话语权。三是拓展联盟交流途径,提升联盟运行质量。要推动跨界交流,加强联盟与其他行业系统文博组织开展横向、纵向对接。加强联盟成员管理,不断扩大组织规模,壮大联盟队伍。探索开展博物馆联盟评级、管理,推动联盟工作与产业发展、产品生产相结合,让文化软实力赋能激活发展硬实力。

  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秘书长郑国峰首先对本次会议的现实意义、时代背景特别是“纺织文博+时装周”工作初衷进行了说明。在审议表决增选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理事单位环节,郑国峰宣布:嘉兴市丝绸博物馆、高阳县棉花图纺织博物馆、张謇唐闸近代工业遗存博物馆集群(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融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增选为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理事单位。

  天津是我国极具历史渊源的纺织生产基地,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生不息的纺织文脉如何赓续?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树桐在致辞中说,天津纺织博物馆是展示纺织工业历史的一个窗口,是一座浓缩纺织百年历史、承载纺织人励精图治真实写照的记忆宝库,是一个集知识性、科普性于一体的平台,更是传递时尚理念的一张“津”字招牌,让人们在其中领略到天津纺织工业的魅力与活力。馆藏的资料、文献、图片、器具等全景式展现天津纺织工业发展脉络,诉说天津纺织工业深厚文化内涵,无不蕴含着昭示未来、激励后人、传承力量的文化自信和纺织底色,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李树桐认为,文化交流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往往比经济或其它方面的影响力更持久、更广泛、更深刻。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顺应时代之需和行业之需,为展示纺织工业发展历程、传承发扬纺织文化、普及纺织知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为开展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业研学、推动纺织工业文化建设、繁荣纺织文博事业,提升纺织发展“软实力”,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聚智聚力、蓄势赋能。

  工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纺织工业有着悠久的工业文化历史,丰厚工业文化资源。多次参加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会议的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唐明山在致辞中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纺织工业文化建设战略的认识,使其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进一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和应用,以文促产,以产强文;进一步规避产品局限于功能和性能方面,打通情感认知与审美表达通道;进一步完善推动纺织工业文化建设机制建设,完成从“软实力”跃升“硬实力”的历史衍变。他希望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搭建发展建设新桥梁,形成资源整合,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共享的新平台。目前,我国工业文化专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健全、梯队建设还不完善。需要通过实施重大工业文化工程项目计划为平台,大力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工业文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会上,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理事长王佳代表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她首先总结了联盟二次工作会议以来在聚焦纺织服饰产业发展、培养新质教育生产力、推动纺织文化聚合创新等方面开展的工作。针对新形势,她提出了联盟下一步的三方面工作方向。一是提升藏品保护管理研究能力。引导完善和丰富纺织博物馆收藏政策,提高纺织行业文博数字经济可利用性。二是提高纺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尤其是要利用好各地区的时装周、设计大赛等平台,以纺织行业生产方式为先导,鼓励增加符合时尚生活方式和纺织符号的带有原创性展览。三是提升联盟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将开展专项调研,探索研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旅游,推动纺织工业研学。

  在第二届纺织工业文化论坛环节,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副秘书长贾一亮对本次论坛主题进行诠释说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遗产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杰以《工业文化研学赋能工业博物馆创新发展》为题,重点介绍了全国工业博物馆现状,工业文化研学如何落地,以及赋能博物馆的新案例、新思路。

  常州虹纬纺织有限公司、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项目负责人沈桥庆以《大明传奇——致敬古运河畔百年工业创奇》为题,介绍了大明纺织厂的前世今生,以及百年历史的文化传承。

  天津纺织博物馆馆长杨圆圆以《让历史告诉未来——天津纺织博物馆》为题,介绍了天津纺织发展百年史,以及天津纺织博物馆的馆藏和基本陈列,诠释了天津纺织历经百年风雨、百折不挠、抢抓机遇的文脉传承。

  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季丽华以《坚持学术出版的品牌建设,积极传播纺织服饰文化》介绍了出版单位融入纺织博物馆领域,传播纺织服饰文化的实践。

  在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盟传递仪式上。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邢冠蕾宣布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第四次、第五次工作会议承办单位分别为: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常州市纺织博物馆联盟(筹备处)。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馆长葛建纲、常州市纺织博物馆联盟(筹备处)负责人沈桥庆接过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盟旗,标志着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第四次工作会议暨第三届纺织工业文化论坛将于2025年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第五次工作会议暨第四届纺织工业文化论坛将于2026年在江苏常州召开。此举充分彰显了出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的强大感召力、行业影响力和新时代纺织工业文化建设的勃勃生机。

  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与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推动天津纺织现代化发展软实力全面提升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6月14日下午,与会全体代表还参加了启锦共潮生,东方美学·中国纺织时尚趋势高端论坛。

  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秘书长郑国峰受邀在论坛上发表题为《挖掘纺织工业美学,推进现代化纺织工业文化建设》主旨演讲报告。郑国峰解读了中国纺织工业文化宏观背景及发展趋势,理论建构了“历史传播力、文化附着力、时尚影响力”的软实力体系。通过阐述发掘纺织工业美学的基本特征与核心内涵,提出了加强纺织工业美学话语权和时尚引导权,纵深推广纺织博物馆、工业遗产、时尚旅游、纺织艺术的方法论与工作路径。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全国纺织博物馆联盟副秘书长贾一亮在圆桌论坛环节,立足上海纺织博物馆传播东方美学,分享了纺织博物馆在挖掘、展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方面的工作实践。

  暮彩霞光染潮浪,海天一色秀风华。6月14日傍晚,与会代表来到美丽的天津东疆湾沙滩,参加了抵羊·2024天津时装周开幕式。本届时装周以“潮韵·尚新”为主题,承津城海河古韵,涌沙滩时尚新潮,尚文化融合之新,融潮水、潮流“双潮”竞秀,向新蝶变引领时尚风潮。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天津纺织博物馆、天纺标公司,目睹眼前一幅幅珍贵照片,耳边一个个感人故事,无不在讲述着“百年工业看天津,天津工业看纺织”的过往。与会代表也感受到了天津纺织在经历转型发展、涅槃重生之后的辉煌。天津纺织历经百年沧桑,面对无数困难,始终屹立不倒。大家心中始终秉承“不服输、不言败、压不垮”的坚定信念,一代又一代传承着纺织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尤其在转型发展攻坚期,天津纺织集团党委组织全系统上下广泛开展了“纺织精神大讨论”活动,总结出“永不言败、永不懈怠、永葆本色、永志不渝”的纺织“四永”精神,凝练和传承着百年历史积淀的宝贵精神,激励着天津纺织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为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新动能。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