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元:给全球海滩镶一道绚烂花边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14 16:24:00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泳衣,是迎接夏季的一种仪式感。

  没有自己的品牌,将长期受制于人!

  做企业是一个点,企业是自己的;做协会是一个面,协会是大家的。一个私,一个公,而且做协会更需要一颗“公心”和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我的目标是想建成一个属于兴城泳装行业自己的布料生产基地,实现从纺织、织布到印染,再到服装、泳装的全产业链。

  在不断开发新品类的过程中,会有相应供应链上的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这是兴城泳装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又一个机遇。

  如今国内的直播带货已经很成熟了,但我觉得国外的直播电商可能会成为今后出口企业的一个机会。——张东元

  在中国纺织服装的产业画卷中,作为近代纺织工业起源的长三角浓墨重彩,改革开放后的福建、广东被细细勾勒,而东北地区小而美的特色集群则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从冰天雪地的裘皮盛装到东北大花的火出国际,产业链更覆盖了泳装、西服、棉服、裤装、皮革皮草、袜业、运动户外、防护服等各个品类。尤其是东三省的东南角那一段曲折旖旎的海岸线对寒冷北方乃至远东地区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极致诱惑,这块海滨度假胜地也孕育催生了一股从辽宁兴城出发,席卷全球所有海滩度假胜地的时尚浪潮。

  如今,辽宁葫芦岛兴城的泳装绝对家喻户晓,即使在全球市场,也早已是有口皆碑。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乘风踏浪》就以兴城泳装产业发展为背景,讲述了几代泳装人创新创业的故事,据说,很多人物原型就是兴城的企业家,其中就有辽宁省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会长、斯达威集团董事长张东元的身影。

  第一个!兴城标准泳装厂房诞生了

  1996年,从英语专业一毕业,张东元就到了一家从事泳装外贸的公司上班,如今来看,第一次就业的选择似乎早已为张东元一生的职业方向埋下了伏笔。

  “常年处于冰寒地冻的俄罗斯人非常期待夏天的到来,也正是因为夏季的短暂,才让他们对海滩泳池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泳衣,似乎是他们迎接夏季的一种仪式感。”张东元回忆道,在外贸公司上班的经历,让他对海外市场有所了解,尤其是俄罗斯市场。那里不仅对我国的轻工产品有很大需求,且在地域上我们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张东元在外贸业务中积累着经验。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吹皱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张东元的思维非常开阔,总是能巧妙地利用市场机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他感觉时机到了,这一年,他从外贸公司辞职,决定单干!

  不满足于单纯的外贸,他从亲戚手里借了五万元,租赁了作坊式工厂,做起了有30人团队的实体;待规模慢慢做大,有着拼劲、闯劲的他又开始搬到更大的地方……2002年,葫芦岛斯达威体育用品公司正式成立。

  转折点出现在2006年。当时,兴城的泳装产业还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大家根本不会去投入巨资兴建厂房。张东元偶然间从同学那里听到有一块10多亩且很便宜的工业用地,他心里直发痒。经常奔走各地的他见过真正的纺织工厂,深知建设标准厂房不仅能扩大规模,更能吸引更优质的客商和人才,但他心里也明白,自己浅浅的荷包还不具备投资重资产的能力。

  “当时考虑的很多,处于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后来还是想干,贷了很多款,经常睡不好觉。”那时,从零起步的张东元在行业中真正开始干企业才第5个年头,还属于初出茅庐,手上资金也并不宽裕,这次的建厂颇有些破釜沉舟的勇气。但就是这样,他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建起了共有6000多平方米的两栋楼——一栋厂房、一栋办公楼。

  据说,建成后,张东元的厂房成为兴城最有“面儿”的泳装厂,政府部门有客人来访需要观摩企业的时候,都会到他的厂里去,因为那里“拿得出手”。

  厂房竣工投产后,张东元对资金的担心也迎刃而解,生意开始好转,员工数量也达到了近300人。据他回忆,在2005、2006年,企业最大的订单也就是几万件,但随着对其他海外市场的拓展,订单开始像雪片一样飘来。

  “我第一次到意大利罗马,客户说要做几十万件的订单,而且没多久他们真的过来了。到了工厂他们看每个样品都觉得不错。当时我们之前的订单都是一个款式1000套,这个客户每个款式都10000套,我感觉很夸张,觉得就像做梦一样。”张东元笑着说,当时的兴奋程度可想而知。

  海外淘金,打造全产业链扛旗企业

  时间来到2009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之前的那些年里,中国与德国之间的“第一”之争十分激烈,反映出薄利多销和以质取胜之间的竞争。当时的中国外贸企业虽已赚得第一桶金,但在参与全球市场的过程中,一种感觉已越来越强烈:没有自己的品牌,将长期受制于人!

  张东元也切身体会到了,看似美好的彼岸,扬帆的航行却布满荆棘。为了进一步向海外扩展,这一年,他一举出资近490万美元并购美国INGEAR服饰有限公司,获得了INGEAR公司“花花公子”等多个知名品牌的特许经营权,进一步打开了美国、墨西哥、牙买加和西班牙等国市场。同时他也不忘培养自己的品牌,近年来,斯达威旗下的“欧意”“子玉”“汐诗威”等自主品牌也开始得到内市场认可。

  在征战海外市场的同时,斯达威也韬光养晦练起了内功。想要发展成更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就必须补齐短板,完善产业链条,张东元决定将业务范围开始向泳装上下游延申,泳装面料、印染、泡棉等新业态相继问世。

  2018年,兴城泳装产业集群迎来历史性的转型升级,张东元再一次以前瞻性的眼光,投资兴建中国·兴城泳装小镇的启动园区斯达威泳装超级产业园项目,旨在打造世界最大的泳装集散地、前沿设计的交流中心、时尚发布的权威窗口。

  2023年以来,斯达威整合兴城“小作坊”泳装企业120余家,年产能达2000万件,总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汇总主要泳装产品产量达3万种,企业的品牌建设121个,拥有职业技能人才9000人。

  创业20余年,以“智者为斯,当借力而达,借势而威”为核心价值观的斯达威,现已成为了一家集泳装制衣、销售、电商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兴城犹如一面旗帜一样高耸在产业当中。而中国泳装名城——兴城,这一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是张东元的依托。兴城泳装占国际市场份额25%以上,占国内市场40%的优势,是这样优质的土壤才培育出了斯达威这样优秀的企业,而在斯达威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下也筑牢了集群的发展根基。

  从点到面,一颗“公心”做协会

  2022年,对于48岁的张东元来说又迎来了新的人生转折。这一年,他当选兴城泳装行业协会会长。从为自己的企业负责,转向要为有着1300多家泳装企业的产业集群贡献心力,肩上的重担不言而喻。被问到这两个身份有何不同时,他直言:“做企业是一个点,企业是自己的;做协会是一个面,协会是大家的。一个私,一个公,而且做协会更需要一颗‘公心’和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在兴城市泳装行业2024年的新年联谊会上,张东元用了11个“这一年”回顾2023年的协会工作,而每一个“这一年”,都是协会夯实产业的有力行动。

  担任会长以来,张东元曾深刻地考虑过如何让兴城泳装再上新阶的问题。当然,他也一直惦记着长期制约兴城泳装行业发展的问题——原料在外。“兴城泳装一直存在着采购在外的问题,我的目标是想建成一个属于兴城泳装行业自己的布料生产基地,实现从纺织、织布到印染,再到服装、泳装的全产业链。”张东元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在自己任期内得到解决。他告诉记者,最大的障碍在印染环节,如今,印染产业园的可行性报告已通过了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的专家评审,他希望把产业链补链延链尽快尽早地做成。

  记者了解到,目前兴城泳装产业有生产企业1300户,其中规上企业15户,年产值500万以上的较大规模企业300家,另有配套企业300户,包括面料、印染、罩杯、数码印花、自动裁床等类型。泳装从业人员约16万人,年均产量约2亿件(套),集群年产值约150亿元,全球每4件泳装就有1件来自兴城,产品远销俄、美、欧、东南亚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80%的兴城泳装企业都有了自主品牌,注册商标达到548个,其中全国驰名商标3个,辽宁省著名商标28个,“蝶姿”“范德安”“凯迪龙”“波尼士”等品牌更是在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注册。

  对于兴城泳装产业未来的发展,张东元希望能够培育出更多的泳装品牌,无论是制造品牌还是产品品牌,要再上一个台阶。“打造品牌实际上是一个大投入的事情,但是有投入就会有收获,品牌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投入和经营。今后希望我们出口的品牌再向大牌靠近一些,因为随着时间的增长和品牌的积淀,我们品牌做大做强的机会就会越多、越大。”

  当然,他对兴城泳装的产业推动远不止于此:推进“兴城泳装”集体商标申报、承办东北亚(兴城)国际泳装博览会、邀请国际国内13家电商平台齐聚兴城进行招商和电商新玩法论坛、与大连工业大学签订《人才培养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兴城泳装旗舰店盛大开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制版、缝纫工赛项,走进乡村,开展“助学、筑梦、铸人”资助育人活动……

  众所周知,泳装是一个季节属性非常强的品类,产业也有着明显的淡旺季,这一点和羽绒服企业非常相像,只不过是旺季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那么兴城泳装在泳装品类之外是否有新的拓展?对此张东元表示,除了开发有着反季节差的南半球市场,近年来,兴城泳装企业早已开始了品类的突围之路。

  “我们已经在做诸如瑜伽服、健身服、骑行服,甚至一些针织类的服装,尽量缩短我们淡季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开始了产品链的横向拓展。”张东元还预言:在不断开发新品类的过程中,会有相应供应链上的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这是兴城泳装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又一个机遇。他的这番表述充满信心,不禁让人对兴城有了新的期待。

  数智添翼,泳装集群走出两化融合之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深化,深刻影响了产业发展模式和竞争生态,推动传统的线下产业集聚向线下线上协同的数字产业集群演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思维极其活跃的张东元,有着超出一般人的敏锐,总能摸准时代的脉搏。同样,对互联网他也似乎有着天然的感知力。

  兴城泳装是东北地区第一批做电商的集群,不同的是,他们的目光更远,投向了“跨境电商”国际市场。2014年,东北首个跨境电商平台诞生。与此同时,斯达威的泳装海外仓投入使用,此举使泳装跨境物流时间缩短了87%,成本降低了40%,国际市场售后服务问题得以解决,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为推动和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兴城泳装产业的振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从传统贸易到电商贸易,再到如今的跨境电商,兴城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对于未来电商领域的机遇,张东元指出:“如今国内的直播带货已经很成熟了,但我觉得国外的直播电商可能会成为今后出口企业的一个机会。”

  触“电”的不止是销售端,兴城泳装在设计、制造乃至消费体验方面,也开始与互联网融合。

  据介绍,兴城33000多台(套)生产设备中,有30%以上采用了极为先进的国外进口设备,具有电脑自动断线功能的缝纫机以及自动铺布机、自动裁床等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泳装设计、放码和排料多采用CAD等先进技术。目前规上泳装企业使用数字裁床、铺布机、数码印花等设备达到90%以上,生产装备水平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

  斯达威旗下的辽宁兴标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也在兴城泳装企业开始了大规模应用投入,用手机扫描吊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对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产品认证、企业资质等信息一览无余。“它通过标识赋予每个产品一个数字化的‘身份证’,通过标识扫码,可以解析出整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细微的细节,包括可以3D试衣、3D设计。”张东元告诉记者,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和“神经系统”,可以为工业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物理实体赋予全球唯一的编码。解析系统可以为跨系统、跨企业、跨地域的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追踪溯源、网络精准协同等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将是产业互联网的必由之路。

  在张东元投身泳装产业的28年里,可以感受到他在每个阶段都在接收、学习和实施新环境下的新事物,并以企业家和产业人的视角为我所用。这是斯达威长青的秘诀,也将是兴城泳装在世界舞台绽放的魅力所在。

  记者手记

  “让世界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兴城泳装”——这是兴城泳装产业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实现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让兴城泳装品牌享誉世界——这是张东元为自己设定的目标。

  两者相辅相成,又互为依托。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张东元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坚持,都反映出他对产业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不卑不亢的张东元似乎在生活中不苟言笑,但却能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一种有着别人难以窥透的壮志雄心。

  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兴城泳装行业协会不仅将为推动行业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维护行业形象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将继续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时尚的泳装产品。

  有张东元这样的领军人物,兴城的能工巧匠们必将为全球海滩镶上一道最浪漫、最绚烂的花边……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