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高考!治污与环保将迎来哪些机遇?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13 09:48:59 来源:中国纺织报

  近日,关于人工智能的高考作文题目引发广泛关注。

  人类的问题是否会因AI变得越来越少,这个问题仍需仔细推敲,但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为我们解决的难题将会越来越多。从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决策、医疗健康领域的诊断检测,再到工业领域中的智慧制造与自动化应用,人工智能作为本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科技进展之一,正在全方位地渗透进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并产生深刻影响。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带给环保行业的发展机遇同样不可估量。在评判“AI+环保”的价值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过去的环保治理思路。

  新发展新场景急需环保新思路

  过去人们提到污染治理,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排放、后治理的处理模式,即工厂排放出污染物后,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控制与环保处理。这种处理思路实际上只是转变了污染物的状态,并没有减低或者减少污染物的形成,因此未能真正实现根除污染的问题。不仅如此,废气除尘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等副产品仍需进一步处置,整体环保工作流程复杂,工作量大。

  这种末端处理思路不仅要求企业持续投入环保处理设施的运营与维护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挑战。加之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单一的末端处理策略可能无法满足新的环保要求,企业仍然需要采取更加全面的污染物控制策略以实现排污减碳。

  可以预见,随着环保发展进入下半场,过去赖以生存的末端治理思路已经不再匹配如今的发展环境。源头控制与过程控制成为未来环保行业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的价值得到凸显。

  环保成本递增降本增效成新关键

  以钢铁行业为例,为实现环保达标排放要求,部分钢铁企业已全面展开超低排放改造,通过投入大量环保资金与运营费用以实现减排降碳高质量发展。2020-2023年,钢铁行业环保运行费用从105.1元/吨上涨至120.8元/吨,涨幅近15%,单位产品的环保成本也在不断提升,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环保并非一次性工程,而是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如何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企业的环保处理与运营的成本,寻找符合自身生产场景的减排降碳新思路,促进环保升级,已成为钢铁企业的一道必答题。

  元琛科技—铁前智能化系统平台

  借力AI智慧化的技术能量,元琛科技联合安徽工业大学,研发出匹配钢铁行业生产场景的铁前智能化系统平台,从过去单一的末端污染物治理到实现钢铁生产的全过程环保控制,铁前智能化系统平台能够在降低物料、能耗、人力等成本投入的同时,提高钢铁企业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助力钢铁企业实现“无痛”减排降碳,真正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过AI能碳智慧系统,钢铁企业可以实现自动灌仓、智能配矿、智能加水、智能布料、智能点火、机尾看火、智慧除尘、智能脱硫、智慧脱硝等功能,从数据的收集管理到决策分析,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实现对能碳管理关键指标的精准控制,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基础。

  人类的进步从来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开拓之旅,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学习能力,工业生产过程将不断迈向智能化与自动化。未来,元琛科技将继续探索AI赋予环保行业的更多创新可能,不断研究智慧环保的新场景与新模式,推动整个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