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一号”首次实现国产聚酯缆规模化应用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13 09:44:26 来源:中国纺织报

  6月10日,在距深圳东南约240公里的深海,随着最后一根锚链锁紧固定,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实现在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精准就位,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海葵一号”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FPSO),为中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全新选择。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兄绳业”)自主研制生产的8根共4条(2根组成一条)国产化聚酯缆,犹如“定海神针”,对“海葵一号”长期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海葵一号”是国内首次对圆筒型海洋装备进行海上回接,由于圆筒型结构重心高、受风面大,容易发生旋转,海上安装难度极大。要将这个“超級能源碗”紧紧固住,牢牢屹立于深海,项目提前在海底安装了12套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吸力锚,并通过12条由“锚链+中水浮筒+聚酯缆”构成的系泊锚腿进行连接,给深海巨舰“稳稳的幸福”。

  “锚腿全部锚链和4条聚酯缆为国产锚链和国产聚酯缆首次规模化应用,有效推动了我国深海锚泊系统设计、制造和安装技术取得全方位突破。”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常务副总经理王火平介绍。

  系泊聚酯缆的研发难度大,需要克服大风和深水——能抗百年一遇超级台风、动辄10余米高的海浪,做到稳如磐石,这对缆绳的拉力和使用年限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在缆绳强度、刚度、蠕变、疲劳、抗泥沙和海水侵蚀等方面能满足深海环境的要求,四兄绳业通过大量样品绳的试验,确定了超大规格聚酯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主参数,最终形成了一套相适应的聚酯缆编织工艺,解决了我国重大海洋装备系泊聚酯缆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也成为中国纤维缆绳有史以来单根最长、直径最大、强力最高的深海永久系泊聚酯缆绳。

  “海葵一号”首次实现国产聚酯缆规模化应用,大幅提高了聚酯缆国产化率,为今后我国深海永久系泊聚酯缆绳全部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