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6月7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北京服装学院主办,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承办的《五彩锦簇——中华服饰文化展》同期隆重开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副馆长苏丹及展览主创团队出席。
6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周志军向嘉宾介绍了北服办学特色及服务社会等情况。她表示,北京服装学院高度重视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工作,始终将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作为支撑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确立“立足新时代,彰显中国美”的时尚教育理念,坚定“为人民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发展共识,师生扎根中国大地,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汲取营养,以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积极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展览,就是学校向社会展示办学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实践,也是纪念建校65周年的一次重要活动。
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田辉向嘉宾介绍了《五彩锦簇——中华服饰文化展》的整体情况。该展览由主办方、承办方联合策展团队历经一年多精心筹划与设计,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为主旨,从民族服饰、服饰保护、服饰复原和服饰创新四个单元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环境的中华服饰形态及服饰相关非遗技艺。各单元负责老师详细介绍了单元内容及代表性展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分中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收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让学校的创新设计作品为更多人所了解,讲好中华服饰文化故事,传播好中华服饰文化声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多元一体
本单元分为“礼仪之大·衣为盛”“服章之美·夺天工”“返璞归真·衣褐裘”三个板块,从礼仪角度诠释中华服饰的人文之美,从工艺角度彰显中华服饰的装饰之美,从材质角度展示中华服饰的自然之美。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中华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发展持续而广泛,共同谱写着兼容并蓄、美美与共的璀璨篇章。
衣冠流传
本单元展示了汉代飘逸灵动的云气吉语纹锦、魏晋南北朝形制独特的鲜卑服饰、唐代庄重华贵的团窠鸟纹锦,以及元代富丽堂皇的织金锦、罟罟冠罩、辫线袍等,其中元代花鸟纹织金锦罟罟冠罩为首次展出。作为中华服饰文化发展史的缩影,智巧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恰切的功能、卓越的审美历历在目、熠熠生辉。华夏衣冠,盛世流传。
锦绣华彰
本单元展出的每一件复原服饰都体现了对古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多方位艺术再现,不仅复原了服饰的经典形态,更通过织锦、印花等精湛细节展现传统技艺的匠心独运,材质的使用及色彩的选择尽可能贴近历史真实,使观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古人的日常着装风格、社会风貌与审美趋向,增强对历史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这一过程也促进了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使古老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
继古开今
本单元呈现的服饰创新作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研究中华服饰结构、材质、纹样、色彩、工艺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非遗技艺传习等方面提炼经典元素,将传统服饰中精巧独特、富于智慧的创造方法转化运用到创新设计中,立足新时代,彰显中国美,为中华服饰文化可持续发展赋予新的生命力。
此次展览为期三个月,6月7日至9月8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