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纱:报价跟跌不跟涨 贸易商无所适从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06 15:42:11 来源:中国棉花网

  据广东佛山、浙江绍兴等地部分棉纱贸易企业反馈,近半个月来进口棉纱、混纺纱报价表现很令人失望,有些看不懂。5月15-28日ICE期棉大幅反弹,主力7月合约从73.68美分/磅涨至83.19美分/磅,上调9.51美分/磅,越南、巴基斯坦、印尼、乌兹别克斯坦等纱厂和出口商虽报涨意愿较强,但除少数品牌大厂试探性上调棉纱FOB/CNF报价外,大部分纺企观望气氛浓重,纱价“原地踏步”。

  随着上周ICE期棉触顶跳水,7月合约连破80美分/磅、75美分/磅,甚至打破2022年11月以来新低72.26美分/磅,越南、印度等纱厂保税、即期、远月船期棉纱报价却应声迅速向下调整,令棉纱出口企业、贸易商有点措手不及,感觉很慌乱。整体看,外盘棉纱、混纺纱报价相较ICE期棉而言“跟跌不跟涨、跟下不跟上”趋势突出。

  杭州某中型轻纺原出口公司表示,ICE期棉在短短2周时间内又经历一轮“过山车”行情,使棉纱贸易商普遍感觉无所适从,纱线报价一旦跟随ICE期棉“快涨快跌”,或导致织布/面料/服装厂、中间商等客户大面积流失,且随着ICE期棉下挫、国外纱厂/出口商美金报价下调,布厂等终端对纱价接受意愿迅速下降,压价、压采购量操作同样很凶猛。

  从调查看,5月底以来除巴基斯坦低支赛络纺纱、环锭纺纱报价连续企稳外,越南纱、印度纱、中亚纱报价再次进入“跌跌不休”通道,不仅很大一部分棉纱贸易企业、中间商亏损面继续扩大,且沿海地区织布厂等需求端棉纱采购赊欠、1-3个月账期等现象逐渐增多,进口纱库存偏高的贸易商处境有所恶化。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