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大华绿色智造颠覆“千人纱、万人布”传统景象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5-27 09:41:30 来源:长江日报

  位于长江新区的武汉裕大华纺织公司(以下简称“裕大华”)是武汉地区历史最悠久也是唯一现存的国有纺织企业。近年来裕大华积极向绿色、循环、数字化方向转型发展,实现传统纺纱生产的智能化升级,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武汉市首批“无废工厂”。裕大华现拥有纱锭16万锭、线锭8000锭、气流纺机2040头,织机236台,年产高端纱线16000吨、坯布1800万米,实现了全流程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远程运维和智能管理,已迈入了国内纺织行业第一梯队。

  在宽敞的生产车间,整齐排列的机器轰鸣作响,全国首条10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生产线日夜不停运转着,抓棉、开松、除杂、梳理、混棉、牵伸、加捻、卷绕、输送、包装……各流程全部自动化完成,5G智能监控系统时刻监控着环境的变化。近日,记者现场观摩纺织厂的全流程智能生产线,纺织业“千人纱、万人布”的传统景象被颠覆。

  “智造”生产

  数字化实现全流程智能纺纱

  裕大华纺织车间干净、整齐、明亮。清花工序原是纱厂劳动强度最大、空气最差的车间,现在无人值守,全部作业由机器完成。

  只见棉条工序封闭运行,空中没有飞散的棉絮。纺好的棉条由空中输送轨道自动送往下一道工序。

  在精梳工序,一个个筒管、棉卷通过高架智能调配,完成与精梳机之间的运输,智能筒纱输送系统将生产完的满纱筒通过桁架吊轨送到自动打包间。

  在智能码垛打包间,筒纱被自动抓取、分类、运送、检测、称重,最后包装自动喷码,打包流程一气呵成。

  两位年轻女工在控制台上监督设备运行情况。她们说:“装置能自动发现断头并报警。”记者看到,纺好的细纱筒沿着轨道流向下一道工序,进入AGV物流转运通道后,由无人驾驶叉车运送到仓库。

  年纪大一些的女工回忆,2015年以前,厂里还不是这番景象。那时,设备性能低下、严重老化,员工有1600多人,虽然人多但劳动力还是不足。

  2018年,裕大华申报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10万锭全流程智能纺纱项目;2020年该项目通过省经信厅验收,成为全国率先完成100%国产化的全流程智能纺纱工厂。

  “这个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生产方式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裕大华纺织公司负责人田青说,原来1万锭生产线需要65名工人,现在减少到15人。

  目前裕大华初步形成了从原料贸易、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其主要生产的40支至140支高端全棉精梳紧密纺纱线,适合高支服装面料和家纺面料用纱,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新”生产

  产学研结合实现国产替代

  在纺织行业,莱赛尔纤维正成为行业“新宠”。莱赛尔纤维以可再生的植物来源木浆为原料,是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纤维,此前主要是由奥地利、英国、美国等国生产。

  裕大华敏锐瞄准莱赛尔市场前景,与多家单位联合开发国产莱赛尔紧赛纺新品种,利用国产原料取代进口原料,实现产品研发推陈出新。今年上半年,裕大华已实现莱赛尔纤维批量生产,生产量已经占到总量的十分之一份额,规模从“小而精”逐步发展成为公司的主流产品。

  “开发新工艺,是创新的重要手段。”裕大华纺纱分厂厂长梅剑香介绍,裕大华利用天然纤维与锦纶长丝两种原料包覆纺纱,创造了特殊纺纱工艺、专项实用操作方法和精细化的管理流程,生产的包芯包覆纱线外观光洁,强度是普通纱的3倍。

  2021年6月,裕大华建立武汉市专家科创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教授及团队合作,打造智能纺织创新工作平台。当年便成功开发出用国产优质细绒棉生产80支高端纱,实现了对进口美棉、澳棉的国产化替代。2023年,裕大华获得授权专利5项,完成11个科技创新项目立项。

  今年,裕大华与武汉纺织大学夏治刚专家团队深度合作,开发玄武岩阻燃纱及阻燃面料产品,在智能纺纱装备上探索用玄武岩长丝包缠在纱线须条上,增强纱线的阻燃效果,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

  “绿色”生产

  循环发展实现原料100%利用

  “零碳”工厂是裕大华践行的另一个目标。

  裕大华依托智能纺纱项目,提升生产制造过程整体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左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从源头减少材料浪费和污染。工人们骄傲地说:“我们这里所有的废料都能够得到再次利用,这里没有废品,原料都能得到循环利用。”

  田青解释,以纱线为例,原料无毒无害,生产工艺无任何化学品加入,只是原料随机械加工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生产的棉纱经过初步的机械加工之后,就可以直接作为纺织原料。生产中的精纺落棉、除尘棉可全部收集、加工为转杯纱的原料,从而实现原料的100%利用。

  在节能方面,裕大华建设有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可自发自用约470万度绿色能源。不仅如此,针对废水废气,公司还引入了污水处理系统和抽风除尘装置。

  2023年3月,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裕大华榜上有名。今年2月,裕大华又入列武汉市首批54家“无废工厂”。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裕大华纺织公司将以“绿色工厂”“无废工厂”的成功创建作为新的起点,从源头控制,切实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大生态产品的研发,以绿色发展倡导和引领健康纺织品消费理念。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