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土塔村种桑养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实践

——陌上采桑 织出绿色“新丝路”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5-09 09:28:20 来源:山西新闻网

  初夏,桑树破嫩芽,风暖蚕种生。在盂县孙家庄镇土塔村桑树田里,村民们持剪扛锯,紧抓农时修整桑树。田边育蚕房内气温渐升,春蚕即将苏醒。土塔村位于县城以东10公里处,有耕地2875亩,是典型的纯农业村。2019年,村“两委”引进桑蚕种养一体化项目,推动桑蚕产业发展。目前,该村桑蚕养殖已初具规模,发展起林下养殖业、霜桑叶茶加工、果桑采摘,绿色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绿色发展富民兴村。得益于桑蚕种养一体化项目,土塔村建立了桑蚕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带动群众致富;项目区域内,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率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朝健康、有序、协调的方向发展。

  桑含绿枝叶皆为宝

  土塔村养蚕基地旁有一片桑园,桑树漫山遍野。4月25日中午,村民赵涧华还在园内忙活,将一条条桑枝拖向杂物堆积处。“再过几日,这里就是一片绿海。”赵涧华说,最近忙着修枝剪杈,这片园子主产蚕桑,桑叶全部供给养蚕基地,以供蚕食。

  “桑叶还可作茶。每年秋霜打叶后,村里就开始收集优质桑叶、组织桑叶烘焙。”土塔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砚抓起茶包、倒入热水,沏出一杯桑叶茶,顿时清香扑鼻。近年来,我国桑树种植有“东桑西移”“南桑北移”结构性区域调整。土塔村于2019年4月开始种植桑树,如今已建成200亩桑田,共栽植36万株桑树。“这茶虽比不上大牌名品,但在同类别中绝对出类拔萃。”赵玉砚对本村桑叶的品质自信满满。

  “桑叶养蚕、桑园养鸡、桑枝做食用菌……”说起桑树的用处,土塔村村民们停不下来。

  如何做好“桑”文章,延长桑产品生产加工链,增加相关附加值?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赵玉砚,他试图在实践中给出自己的回答,“立桑为业,多元发展”。近年,土塔村积极寻求来自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持,着力开发系列桑功能产品,包括桑叶面、桑葚干、桑果酒。土塔村严选原料,严把质量,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其系列饮食产品受到企业合作社与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现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桑产业,由以前的栽桑养蚕发展到现在的栽桑养人、养畜。为推动我省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东建议,进一步改造老旧桑园,建设高标准示范园,集成配套种植管理技术,让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看到实在效益。推动高标准桑园建设核心技术走进田间地头,让施用生物有机肥、科学修剪树形、机械化耕作、覆盖防水地膜等技术不再束之高阁。加快普及桑功能产品加工核心技术,让桑叶茶标准化制作技术、桑葚干烘干和冻干技术等科研成果生根落地。

  桑树次生代谢旺盛、功能性物质多、蛋白质含量高。高产桑、果桑、果叶兼用桑、饲料桑、生态桑已相继研制出来,进入到生态保护、畜禽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当下,一条以种桑为中心的绿色经济产业链正在形成,集农业生产、工业加工、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桑树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如何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王东认为,目前至少可以通过展板和体验的方式将蚕桑文化展现出来,让游客品味蚕桑文化。

  “户种一亩桑,柴米油盐不用慌”,赵玉砚经常念叨这句话。确实,桑树种植为土塔村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桑叶采摘收获量逐年上升,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经济日渐繁荣。种桑更是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改善了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蚕作茧缫丝织锦绣

  土塔村村委会委员赵美莲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养蚕师傅,负责养蚕基地的技术指导。“农历三月是‘蚕月’,我们自此开始养蚕工作,一直持续到秋末,预计国庆节前结束。”从2019年村里上马桑蚕种养一体化项目起,她的生活便和蚕丝交织在一起。赵美莲的工作地点在山西翱州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养蚕基地和桑树种植园边上,她打趣道“乡土公司开在乡村一线,才能随叫随到呀!”

  “我年轻时候,女孩子最好的嫁妆之一就是蚕丝被。”赵美莲说,山西翱州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西梦特丝蚕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抽丝制被起家。煮茧、除蚕蛹、晾晒、制作棉兜……蚕丝被制作过程不简单,每一个环节都很讲究。时光流转,赵美莲养蚕、拉蚕丝的手艺愈发纯熟。

  气温回升,土塔村养蚕基地的蚕房即将打开。赵美莲要指导蚕农进入蚕房,添加桑叶,监测温度、湿度,观察蚕宝宝的生长状况。2019年7月,土塔村开始建设标准蚕舍,目前已建成6座现代化标准养蚕大棚,10间新式彩钢小蚕共育室,2个恒温蚕舍和桑蚕技术便利店。“我们的蚕丝质量上乘,可缫出5A级以上品质生丝,客户见了都赞不绝口。”赵玉砚说,经上级权威部门技术鉴定,土塔村生产的蚕茧抽丝达1000米,达到了国家特优标准。

  土塔村集约化养蚕成效不俗。蚕苗由村集体统一购入,再进入小蚕共育室孵化,小蚕孵出后“移居”进养蚕大棚。养蚕大棚棚内安装通风设备,棚顶铺设保温隔热材料,可进行温度调节。“蚕一般在方格蔟的小格子里结茧。”赵美莲介绍棚内整齐摆放的镂空板子就是方格蔟,“所产蚕丝一般用于高端丝品制造,以制成品蚕丝被为例,市场售价为680元/斤。”

  优品种、建标准、强配套,才能打造出绿色农产品。“我们要专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赶上农业绿色发展新风尚。”赵玉砚表示,土塔村采用“村集体+公司+基地”管理模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好苗结好茧。我们基地坚持选用优质蚕苗,多养殖四龄蚕。”赵美莲说,现代化管理模式下,养蚕省时省力还高产。相较于传统三龄蚕,四龄蚕抗病力更强、养殖成功率更高,成茧质量和市场价格也普遍更好。

  蚕丝被、蚕丝锦缎、蚕丝窗帘……土塔村的蚕丝制品大受欢迎,即使其售价明显高于普通材料成品。至今,土塔村还未给本村蚕丝制品投放商业广告,仅在私人朋友圈和快手平台销售,客观上,还有很大的潜在销售空间可以开发。

  在提升品质、创建品牌的道路上,土塔村还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我们还未掌握蚕茧烘干、抽丝技术,相关工序整体外包。”赵玉砚下定决心,要尽快购买蚕茧烘干和抽丝设备,打造全产业链养蚕基地,为乡村振兴开辟“新丝路”。

  事桑蚕致富路更宽

  4月25日上午,盂县孙家庄镇副镇长吴晓栋到土塔村考察,提到村里的桑蚕种养一体化项目,连连点头。“在传统产业改革转型和因地制宜引进新兴产业政策引导下,土塔村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扶持,顺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吴晓栋说。桑蚕种养一体化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自项目完全投入运营后,土塔村可实现年均养蚕400张,共育小蚕500张,产出鲜茧4万斤,吸纳100名周边劳动力就业,共增加集体收入约100万元。

  一片叶、一根丝,背后是一个桑叶喂蚕、蚕沙作肥的生态循环系统。土塔村经常将桑枝粉和蚕沙一起加工为生态有机肥,种桑养蚕过程中几乎没有废料。赵美莲告诉记者,循环利用贯穿在生产的每个环节中。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绿色农业。”赵玉砚说,要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实现种植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上个月,他参加了在阳城县组织的桑蚕产业村支书培训,学到不少相关产业规划知识。“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生态农场。通过开展蚕桑文化学习、蚕桑特色科普教育、农耕农事体验、特色桑果采摘等活动,为传统蚕桑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种桑养蚕的未来,赵玉砚早有谋划。

  蚕虫结茧后,干茧被运往缫丝厂,每产出一吨干茧丝,就剩余两吨半蚕蛹。通常,这些蚕蛹被当作边角料处理。在土塔村,村民们将蚕蛹“变废为宝”,加工为可以直接品尝的食品。

  前不久,土塔村村民赵碰怀也进行了一把“高端消费”,入手一款定制的5斤蚕丝被。市场上,多数商家选取不适合用于缫丝的蚕丝制作蚕丝被,土塔村则坚持选用上等蚕丝制被。“村里‘土特产’,当作孩子的新婚礼物,绝对拿得出手。”赵碰怀对蚕丝颇有研究,“比如两个蚕结成同一个茧,拉丝过程中容易断开,村里一般不会用这种丝。这大几千块花得明明白白,也真是值当!”

  做好蚕桑管理,才能保障蚕茧收入。“省里经常安排技术人员来指导,从桑苗种植、幼蚕养护到成虫吐丝全程跟进。我们还有微信交流群,完全可以放心干。”赵美莲表示。专家为土塔村制定了高标准桑园建设技术规程和省力化养蚕技术规程,让养蚕有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系列功能产品,制定标准,让企业遵循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升了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现如今,“国风”盛行,丝绸文化深受年轻人追捧。丝制品被玩出新花样,有真丝旗袍、丝绸发圈、丝绸文创……“从一片桑叶、一粒茧,到一根丝、一份成品,我们不仅要从源头保证真丝高品质,还要积极创建自主品牌,让企业品牌走出去。”赵玉砚说。以奢侈品牌市场“寸锦寸金”的蚕丝制品为例,无一不是科技创新与品牌营销的产物。

  记者手记

  让绿色生态产业展现勃勃生机

  桑田郁郁葱葱,蚕丝百转千回。漫步于阡陌纵横的乡村,听蚕语、品丝韵。在土塔村,桑蚕产业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农业生产不断更新升级。“一片桑叶”“一根蚕丝”已然融入土塔村人的生产生活,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要素。

  新发展理念下,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土塔村依托自身田园生态资源,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桑蚕产业发展之路。过程中,该村不断完善农业加工生产,拓展休闲服务和观光体验业务,同时兼具农村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科普教育功能。

  为优化产业结构,土塔村立足种桑养蚕特色农业,积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投建桑蚕产业园、桑葚种植观光采摘园、桑蚕养殖基地,引入桑蚕蚕丝被加工等项目。近年来,土塔村村“两委”坚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广桑蚕标准化栽培和生产,不断提高场地初加工水平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由此,土塔村农业生产更加高产优质高效,不仅促进了集体经济增长,还通过示范推广顺利向周边辐射了先进的桑蚕种养技术。

  如何走出绿色生态产业致富路?土塔村选择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其相关举措也许可以为其他村庄提供参考。具体到种桑养蚕,只有重视良好生态的支撑点作用,桑蚕产业才会绽放出更多蓬勃生机,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