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协作助来宾忻城传统桑蚕产业“破茧”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4-11 09:15:57 来源:南方农村报

  时下,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各乡镇的蚕农们在桑园中忙个不停,采撷片片桑叶为家里的蚕宝宝准备大餐,寄望虫儿们吐出上乘丝线。

  从传统养蚕到标准化、智能化,从单一产业链到延“链”建园,粤桂协作立足忻城县传统桑蚕产业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确保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推动种桑、养蚕、茧丝绸加工、品牌建设的标准化,促进桑蚕产业全域、全产业链“破茧”,走出了一条从“桑蚕大县”到“桑蚕强县”产业富民的“忻丝路”。

  优标准提品质

  养蚕成活率提高至90%

  种桑养蚕、缫丝结茧,是忻城县传统桑蚕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作为全国第二大桑蚕县,忻城县全县桑园面积26万亩。

  “以前村民一直固守传统养蚕技艺,桑蚕产业经济价值并不凸显。”忻城县六纳村第一书记韦洪浩介绍,当地原本种植的桑树品种抗病能力弱、产量低,传统的养蚕技艺效率低、质量差,成为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为了实现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粤桂两地以帮扶建设标准化桑园为桑蚕产业升级发展的切入点,累计投入660万元,在忻城县安东、红渡、古蓬等桑蚕产业重点乡镇先后建立4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建成示范桑园1250亩。

  在红渡镇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点里,一批优质蚕种正在培育,“针对传统三龄蚕龄期小、抗病力差、成功率低等问题,我们在龙头企业的培育推广下生产出优质蚕苗——四龄蚕,它的养殖周期短,相比三龄蚕减少了4-5天,而且成茧质量和市场价格更好。”韦洪浩表示。

  “品种好了,每批次养殖周期由原来的约28天缩短到14天左右,养蚕成活率从60%提高至90%以上,养蚕产量提高30%以上。”据韦洪浩介绍,2023年六纳村共售茧13批,共饲养优质四龄蚕50张,产茧5500斤,创收15余万元,人均月收入超过6000元。

  新型标准化养蚕模式促进传统产业“破茧再生”,桑蚕养殖标准化成型发展了,如何造福一方百姓?“有些村民家中闲置房屋较多,村委会鼓励他们种桑养蚕增加收入,村委会会积极帮助养蚕户解决技术问题,为他们提高收入保驾护航。”韦洪浩表示。

  如今,农户在标准化基地的带动下,形成了一套养蚕的技术指标和标准化流程,包含喂食桑量、生长环境所需各项指标等,蚕农只需参照标准饲养,即可大幅提高养蚕成功率和蚕茧质量。

  引技术强驱动

  用手机就能照看蚕房

  在忻城桑蚕标准养殖基地,打开手机APP,自动化蚕房的监控画面清晰可见,蚕房内温湿度、光照等参数一览无余。在忻城县多地桑树基地内,智慧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灌溉系统、智慧喷药系统绿色防控体系,实现了灌溉与气象、土壤条件以及桑树对病虫害的有效检测与防护。

  从人工到机器,从凭经验到看指标,如今的桑蚕养殖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有粤桂协作的政策支撑与资金支持,忻城县正加速形成桑蚕养殖全产业链条。

  “作为桑蚕产业的大县,养蚕收入是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群众养蚕依赖传统经验,抗风险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养蚕农户增收。”近年来,粤桂协作产业园运营企业,通过构建“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统一栽植模式、统一桑品种、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施肥的“五统一”。亩桑效益增加30%-40%以上,桑叶年亩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

  近年来,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种养示范基地,引进了广西农投控股企业广西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和桑蚕研究高校河池学院的校企研发使用了标准化养蚕智慧云平台,向蚕农们推广标准化养蚕技术。

  建平台优布局

  编织丝绸卖到大湾区

  走进忻城粤桂协作茧丝绸产业园并丝车间,机器设备高速运转,一人兼顾几十台机器并丝成线,年产丝1500吨、真丝绸1500万米,改写忻城“有桑蚕、无丝绸”产业的历史。

  过去,受资金、技术、环保人才等条件制约,忻城县茧丝绸加工仍以缫丝为主,整县桑蚕产业存在着创新设计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品牌建设滞后的发展瓶颈。2021年,粤桂协作聚焦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7326万元,建设育蚕养蚕车间、蚕茧收烘仓库、加工工厂和综合服务中心,引进深圳同益新公司与当地共建粤桂协作广西忻城茧丝绸产业园,以特色产品桑蚕茧为原料,不断延伸至捻丝、织绸、绢纺、针织、家纺等深加工环节,初步形成了“桑-蚕-茧-丝-绸”的产业链条,开启了以“东部资本和西部资源相结合”的桑蚕产业发展,打造区域互补协调发展的大型茧丝绸产业集群,是2023年广西粤桂协作谋划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

  从一片桑叶、一颗蚕茧到一缕丝线、一片绸缎,忻城县不断做大桑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产业园在聚焦“优二产”的同时,注重“联一产、带三产”,聚力培育茧丝绸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印染加工、服装成衣、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

  “与此同时,同益新公司也积极跟与杭州、粤港澳大湾区等市场对接,打开丝绸销路,有效破解了传统缫丝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的难题,极大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云表示,如今,智能化工业饲料养蚕体系已发挥明显成效,不仅节约80%的桑园种植土地,还使桑园每亩收益从3000元提升到8000元。

  企业的落地生根不仅助推产业全链条的同步驱动,也产生了大量劳动力需求,截至目前,忻城产业园已吸纳劳动力200人,并通过桑园改良、项目建设等途径帮助100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将增加直接就业岗位至3000个。”刘建云表示。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