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上海土布续写“衣被天下”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2-18 14:17:15 来源:文汇报

  脚踏三锭纺车,双手引纱捻线,一蹬一捻间棉花成了三根棉线。龙年正月初五,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区级传承人林秀梅在位于徐汇区徐梅路的黄道婆纪念馆一经亮相,就被一群孩子团团围住:“我身上的新衣服也是这样来的吗?”

  这个春节,“新年战袍”又火了,年衣中出现更多国风和传统文化元素。家家户户过年能穿上新衣,棉纺织技艺功不可没。黄道婆从海南岛学得纺织技术归来,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艺,依托当时上海地区繁盛的棉花种植业,打破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带动棉纺织业空前繁荣,因而黄道婆赢得“衣被天下”的赞誉。

  一匹布,就是一个载体。“传统手工技艺是人类文明传承直观的记忆符号,一方面为绵延生息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被视作精神连接与情感沟通的纽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理论与应用创新基地研究员方云,也是黄道婆纪念馆执行馆长。她说:“迈入新时代,棉纺织技艺的实用性降低,但其人文、情感和社会价值却值得被铭记。”

  讲好普通人的故事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前来参观的孩子围拢一圈,听得稀奇,唱歌的林秀梅却是烂熟于心。每当她唱起这首民谣,72岁的林秀梅脑海中仍会浮现自己还是个女娃时,村落的集体生活与记忆:老人孩子唱着歌谣纺线,欢声笑语不断,兴致勃勃地竞赛一番比拼手速。

  “一家人都和布打交道。衣服、被单都是自家种棉、纺织、织布而来,用得越久面料越柔软。”那会儿,家家有纺织车,时时都能听到机杼声,她年纪小,常趁着长辈不在爬上纺车去踩。

  此后60余年,她再没停下过踩纺车的脚步。她在民谣的传唱中学会纺线,裁剪了自己的嫁衣,为自己的新生儿缝制小被子,又将这首民谣唱给孩子听。

  2006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捍、弹、纺、织、染等步骤,具体又可细分为轧花、弹花、纺线、织布等大大小小七十二道工序。这一年林秀梅也成了这项非遗国家级传承人康新琴的弟子,精进技艺。

  但这项非遗也曾出现青黄不接,这时方云来了。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毕业的她,毕业论文就与上海的棉纺织研究相关,也带来全新的非遗保护传承思维——怎么讲好这门古老的技艺,把普通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徐汇区华泾镇从沉浸式体验着手,提升黄道婆纪念馆互动性,增设了棉花采摘、轧棉、纺纱、织布、扎染、布艺、刺绣等形式多样的主题体验。多方资源逐渐形成合力,将黄道婆的影响力扩展开。林秀梅走出了小家的方寸之间,从此有了一片崭新天地。

  她走到黄道婆纪念馆,给大伙做示范,讲解纺线时的要领,有迷上纺织的小女娃,站着看半天不肯走;她走到了学校手把手教,孩子们通过半年学习,纺出一根纱线;她走到了全上海,走到了长三角,很多外国人愿意高价求购。

  来自中国的布惊艳世界

  这个春节假期,在黄道婆纪念馆,不少观众体验了传统棉纺织技艺中的染色技巧。从各种植物中提取色素,在坯布上扎染形成图案。

  扎染的载体,是纪念馆今年开发的IP形象:小龙玩偶。

  “手工棉纺织技艺本就是百姓的智慧,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代际传承。激活非遗生命力的方式,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被有效运用。”方云有自己的看法:非遗与文物最大的差异,在于必须“活态”传承。因此,她认为“上手”很重要,“手工给予劳动以快乐,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非遗技艺。”

  但林秀梅仍曾不可避免地担忧:在制造越来越智能的今天,有人愿意动手,花半年学纺一根线,花更久织一匹土布吗?

  方云宽慰她:可以尝试用非遗表达当下的情感、讲述当代的故事,从多角度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比如,关于上海土布的时尚再设计与促进消费。从“年衣”到“战袍”的新衣演进史,就是一个值得切入的市场化视角。能否将这些土布和纹样记录保留再创新,在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的加持下,形成别具一格的土布成衣、土布饰品?让“国潮风”为传统工艺注入新活力。

  同时,华泾镇也计划吸纳有设计、懂运营的专业人士加入,在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打造沉浸式工艺生产空间,形成兼具传统与创新的品牌。

  18世纪至19世纪,名为“紫花布”的中国土布在欧洲时尚圈中风靡一时。眼下,越来越多独立设计师带着中国土布“出海”。更多人期待着:和100多年前一样,这匹来自中国的布,再次惊艳世界。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