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临沂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外向度高,已经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培育了“劳保手套”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细分产业。近年来,临沂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良性发展,目前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规模企业逐步增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曾经的“夕阳产业”,依靠产业数字化改造、增强研发创新,勾勒出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
智能制造升级“织”出产业新生态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型升级,成为纺织企业的必答题,如今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换代,不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智能化正悄然重塑临沂市纺织服装的传统生态。
刷子绒、清洁绒产品达到了年产1000万米的能力。这是传统人工操作模式被智能化代替的山东恒泰纺织交出的生产答卷。不光是恒泰纺织,如今的临沂,曾经“千人纱、万人布”的场景已被随处可见的智能化场景所取代——
在纱线车间内,只见纱线一锭一锭接连下线,机器声阵阵,却几乎看不见工人的身影。生产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统,技术参数可通过电脑实时调节,纺纱和卷绕操作全部交由自动化机器完成。
当我们走进恒泰纺织的高端智能织造项目车间内,更能感受其智能化水平,主要工序的关键节点,全部采用人工和电子辅助控制,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在经编织造生产线,只见一根根丝线经过“穿针引线”后,成为一张张绒布。“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应用电脑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工艺数据的自动收集与控制,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工效率也提高了30%。可以说,全球每10台扫地机器人,至少有6台使用恒泰纺织出产的绒布。”恒泰纺织副总经理黄加强自豪地说。
智能化改造带来了效率提升、环境改善。临沂市奥博纺织制线有限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纺、捻、染系列设备,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以高质量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成为国内制线行业的佼佼者,产品在欧、美、非、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畅销。
“智能化+”发展模式下,纺织服装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赛道上加速奔跑。纺织服装企业的数字化应用、智能化改造在全市遍地开花,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智能车间内,纺纱、织造、印染设备自动运转,偌大的车间往往只需要十几名工人。
变则通,通则久。临沂市纺织服装企业立足自身基础,通过企业的技术更新、智能改造,向土地要效益、向空间要增量,在实现企业提升的同时,不断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纺织产业实现全面提升。
增强科创能力千“纺”百计谋发展
科技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纺织企业发展的高频词。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力功能性面料的研究探索,让面料“科技”起来。而这也是纺织行业的发力方向。
当钢铁和纺织相遇,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在盛和集团的山东闻道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找到了答案。“不锈钢纤维最细可做到2微米,产品透气性、柔软性高,还具备抗折、抗菌、抗静电和抗电磁辐射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医疗、民用等领域。”盛和集团总经理郭奇说。
无纺布项目也是盛和纺织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方向。墙布基材、新一代医疗材料、卫生材料、干巾、湿巾、纱布片、化妆用布、装饰布、服装布、印花布、各类一次性生活用品布等均受到市场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工业过滤、医疗、卫生、家居清洁、美容等领域。
科技创新助力舒适升级。凭借卓越的品质,国人服饰多次参加国家盛典和大型活动的服装设计和制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东方雄狮”“春潮滚滚”群众游行方阵服装均由国人服饰设计制作,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方队服装也有“国人服饰”的印记。国人服饰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校,全面研发安全、健康、环保的防污、防水、防油功能性面料,以精益求精的匠艺,满足全年龄段、全品类校服的定制需求。
“国人服饰将以‘品牌强国国人担当’的企业精神,深化科技创新,提升科创效能,引领民族服饰品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更多力量。”国人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新荣介绍说。
临沂市纺织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科研创新和人才发展的投入不遗余力。近3年,恒泰纺织研发投入均达到销售收入的3.5%以上,先后与江南大学、青岛大学等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现有授权发明专利19项,正在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外观、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7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
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一匹匹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走下”生产线,可以制作成阻燃、防火、耐磨、耐高温、防静电、防辐射等具有特殊用途的工作服。恒泰纺织研发的高耐候户外纺织面料及液晶面板摩擦配向布,填补了国内空白;蒙阴县维蕾克纺织与天津工业大学深入合作,研发纳米纺织技术,成为国内唯一纯兔绒纱线及服饰生产企业。
科技赋能助力产业升级。目前,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共有省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创新驱动引领的理念在临沂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体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动力。
政企同频共振打好服务“组合拳”
纺织产业是纺与染的结合、丝与线的交织,更是政府与企业奏响的同频共振曲。近年来,临沂市多措并举,助力纺织企业不断摆脱人们对其传统产业、夕阳产业的刻板印象,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向先进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迈进。
企业“敢转、敢干”,政府部门的服务更周到、更贴心。
今年以来,市纺织产业专班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建立“一县(区)一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开展企业帮包服务。制定《临沂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策汇编》,向企业精准推送支持政策,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多次组织召开纺织企业座谈会,积极主动为企业解难纾困,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开展招引活动,梳理完善产业链条。临沂市梳理出手套加工、纺织品、服装、无纺布4个细分产业链条,排出产业链骨干企业、主要配套企业,锻长板重点领域、补短板突破环节,精准招引一批补链延链企业项目。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定点招商等方式,坚持招大引强,以龙头企业带动本地服装企业发展。目前,全市纺织产业共有在谈项目5个、签约项目1个,“走出去”“请进来”13次。
政府与企业双向赋能,实现纺织产业迈向中高端。“通过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引导企业立足实际情况,科学开展产业有机更新,指导企业进行申报材料准备并跟踪项目进度,为企业提供知心、贴心、暖心服务。”临沂市纺织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李高学说,今后将按照“专业、精深、时尚”的要求,加强学习,借助“外脑”,优化服务,更好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纺织美好生活,经纬无限空间。曾经传统的纺织产业,在数字和科技创新赋能之下,在多部门协作的“保驾护航”下,“转”出动能澎湃,跑出产业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