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23 | 纺机:创新不会被辜负

http://www.texnet.com.cn/ 2023-12-27 08:29:40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又到年末,又到了盘点一年收获的时候。在即将告别2023年之际,仔细梳理这一年行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虽然困难依然存在,压力还是很大,但踏实创新者没有被辜负。

  从纺机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来看,2023年行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持续处于小幅下降区间,出口承压明显。据海关统计,2023年1-9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累计总额为56.35亿美元,同比减少15.54%。其中:纺织机械进口22.53亿美元,同比减少10.36%;出口33.82亿美元,同比减少18.6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9月,规上纺机企业数量同比减少1.12%。尽管整体指标处于小幅下降区间,但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情况较好,行业的集中度在上升,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上,展出的首发、首创、差异化产品层出不穷。无论是头部纺机企业,还是后起科创型企业,都选择以创新、特色、差异化产品作为固本修身的核心,以此迎战激烈的市场竞争。

  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引擎,向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推进,这已成为纺机行业明确的发展方向。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不断投入,让纺机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023年,多个纺机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东华大学与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的“复材预成型体内环轨道三维编织系列成套装备及技术”项目创新开发了内环球面轨道、满锭子变轨交联和连续交联三维编织机原理,实现了复材预成型体高精度编织、大尺寸复材结构件三维编织、大曲率异形结构件自动化编织。由中纺精业承担的“工业丝智能热辊技术开发”项目创新研发了基于神经网络专家PID智能控制算法的热辊温度控制系统,开发了具有无线数据连接、多级数据互联的纺丝监控系统,研发了高模低缩工业丝热辊系列产品。由西安富瑞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FRD/W(1000-4000)-LT1000HT2000系列高低温碳化炉”项目创新研制了新型高效气封装置,提高了高低温碳化炉入口气封除氧、除湿效率,能适用于生产大丝束碳纤维;研发了可快速更换的低温碳化炉加热系统,提高了更换效率,缩短了维修时间;开发了非均布结构的高低温碳化炉及加热系统,增强了有效温场,提高了温度均匀性,提升了碳纤维质量稳定性;开发了高温碳化炉高效、稳定的直流供电系统,提高了加热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使用寿命。

  智能化、绿色纺机设备和系统的研发也取得不少突破。

  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舜成2.0智能化数字圆纬机”项目研发了坯布视觉检测技术、自动裁布落布技术及圆纬机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实现圆纬机机台参数、生产过程、视觉检验和物料输送的智能化管控,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由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新一代绿色数字化定形机智慧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采用高精度微力测量体技术,实现了织物克重的在线精准测量;设计研发的织物密度检测和防抖动装置,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开发了织物密度检测自动超喂控制系统;开发的织物含水率在线检测技术,实现了无接触实时在线检测织物的含水率;采用智能图像整花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了智能图像全幅扫描整花整纬装置。该数字化定形机智慧系统实现了定形过程的数据动态实时监控和印染工艺参数智能优化决策。

  由浙江理工大学、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等承担的“数据驱动的织造智能工厂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了整经自动挂纱—送纱机器人、浆纱自动上下轴机器人、织机自动上轴—落布机器人、坯布整理自动上下卷机器人、经轴布轴智能立库等系列自动化装置,打通了织造物流流程断点;创新了多曝光图像融合增强算法及高质量瑕疵样本数字化合成深度网络算法,构建了基于并行空洞注意力模块和有偏特征融合结构的织物瑕疵图像检测模型,研发了基于多面阵相机的宽幅织物瑕疵检测系统,提升了瑕疵检测效率与精度;构建了云边协同的企业数字化应用模型,开发了适用于织造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织造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控、流程执行、订单排产、业务协同等数字化场景的快速部署与动态加载。

  由佛山技研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和三技精密技术(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一代染色机智能控制器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了染色机智能控制器,实现了染色与水洗过程的精确控制;建立染色专家工艺库,根据染色要求智能推荐工艺参数,提高了染色加工效率;还研发了交变染色控制技术,实现对染色机泵和风机等机构的自适应控制,有效降低了染色与水洗能耗。

  在11月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上,众多纺机创新成果集中展示。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HCP2035智能粗纱机全球首发;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拥有世界领先的“一控多轴多台”技术的4款7台并条机,颠覆了并条机以单机为单元独立运行的传统技术,实行“一车间一控制”;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全流程数字化化纤加弹车间;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全新事坦格KS3系列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具有国内首创最细针距;海弘装备技术有限公司HDS 7800移动式棉纱全自动穿经机,是全球首款主机移动式的20列4米设备。此外,杭州五木科技有限公司WMT5376针电子提花机配套3.8米门幅喷气织机填补了喷气对于纱丽市场的空白;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带来的双组分弹性蓬松纺粘生产线,让高性能成人失禁用品摆脱了只能依靠日本进口的限制,增加了用户的选择。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在服务与商务模式上同样有创新。创新也体现在创造出具有先进功能的新型技术纺织品,这些纺织品被用于各种场合,不仅适用时尚领域,而且应用在体育、户外、建筑和施工、国防和医疗领域。”谈到纺机领域的创新方向,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高级顾问祝宪民说。

  让智能制造落地

  智能制造已成为当前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究竟如何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纺机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对于提高工艺装备性能、提高全产业链管理效能、加快纺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对纺机行业来说,一方面要加强数字化装备及工业软件创新开发,制定标准推动全产业链相关设备的互联互通,增强创新型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工艺供给;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纺机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开发推广数字化设计、仿真优化和性能测试评价、数字化制造管理、质量控制、智慧供应链等应用场景。

  在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方面,业内龙头企业纷纷开始行动。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门纺机”)董事长沈方勇认为,天门纺机作为装备制造企业,肩负的是“双转双改”的历史使命。“所谓‘双转双改’,就是我们既要为下游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创造装备基础,又要承担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任务。”沈方勇说。

  2020年,天门纺机“智慧工厂”项目启动,计划投入1.5亿元,用5年时间让企业脱胎换骨,实现生产制造柔性化、仓储物流自动化、信息管理现代化,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目前天门纺机已投入6000多万元,先后采购了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车削中心、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与此同时,公司信息化和自动仓储物流升级改造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提升服务支撑能力是纺机“智造”的发力点。数字化转型是不断演进长期推进的过程,虽然行业已经有一定基础,但也面临存量设备改造难、企业基础薄弱、人力资源与资金约束大、用得起用得好的系统解决方案不多等难题,必须更加注重实用性,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也需要企业、行业、各级政府合力推进。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开展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5G+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数字化优秀场景推选等工作。

  2023年,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远程运维、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精益生产管理、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产供销一体化以及立信染整机械(广东)有限公司的智能仓储入选了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智能制造进园区工作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力。产业集群和园区汇聚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产品和技术相近,上下游配套密切,有针对性地推广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应用将会大幅提升集群和园区的生产质效。近几年,纺织行业进行了四次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梯次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于琨提出,要将智能制造进园区工作做实做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强对行业制造单元、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总结梳理,加强对园区企业数字化基础和实际需求的深入调研,加强对企业数字化目标和实施路径的精准咨询,提供广大中小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菜单式解决方案。

  企业发展更上层楼

  经过多年市场竞争洗礼,我国纺机企业运作更加规范,管理更加科学。不少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院校的合作,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实力。

  作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国家队,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振兴纺织机械三年行动启动会。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宣布将依托国机集团子公司中国恒天建设“先进纺织机械创新联合体”。

  据介绍,依托“先进纺织机械创新联合体”,双方将开展多方面合作,包括:共同组织推动构建创新联合体科学高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围绕国家和行业相关科技规划、指南发布的纺织机械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提出创新联合体主要研发目标和重点任务,共同组织开展协同攻关;更好对接创新联合体的专业化、精细化、集成化需求,共同帮助创新联合体明确创新方向、把握创新机遇等。

  “这一创新联合体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聚焦纺织机械关键核心技术,整合纺织机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进行协同攻关,有效支撑创新联合体高效、务实运行。”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表示,中国纺联将在行业资讯、创新联合体组织模式、重点项目立项和协调资源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中国恒天会在创新联合体的搭建、创新项目提出和组织实施,以及资源条件等多方面提供全面保障。中国纺联愿与国机集团携手同心,推进三年行动计划走向深入、取得实效,整合产业资源形成新时代行业创新举国体制,攻关关键问题和“卡脖子”技术,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纺机企业之间的品牌合作也有了新的案例。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坦股份”)3月发布公告,公司与亚凡萨德企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设立浙江东夏纺机有限公司(简称“东夏纺机”)。“公司多年来在国内市场稳定地向上发展。近年来纺织企业对智能化需求迫切,公司想为国内纺织行业提供更强大、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加大对市场投入与研发力道,同时积极寻找强力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为永续经营打造更坚实的基础。”杭州东夏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东夏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昆盛介绍,泰坦股份的战略发展需求与杭州东夏一拍即合,东夏并条机产品能填补泰坦股份在气流纺生产线中的一环,而泰坦股份能为东夏纺机在日后发展上提供资源优势。东夏作为自主品牌,除自身有着丰富的并条机生产经验,更具备自调匀整及并条机技术领域的多项专利。此次合作是为了品牌的永续经营发展,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郭昆盛说:“此次合作彰显了东夏扎根国内市场的决心。今后,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为客户带来更先进的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

  纺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也更加深入。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轮针布”)与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7月举行共建“针布设计与材料工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金轮针布与西工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基于金轮针布与西工大前期合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西工大材料学院副院长苏海军表示,高校是创新的源泉,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通过校企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针布设计与材料工艺联合研究中心”是西工大第一个异地研究中心,希望能发挥技术优势为企业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发展的活力,创造出更多优秀成果。物产金轮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光良表示,“针布设计与材料工艺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提升金轮针布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郑光良说:“创新研发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期待与西工大材料学院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和寻求在新材料或新材料制品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机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