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蚕茧进入蚕茧切割机,被有序横向切开,茧壳和蚕蛹掉入传送带中,茧壳被风机吸走,工人再将蚕蛹按等级分拣。日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一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蚕茧切割机发明者王萌给记者演示着他的专利机器。
“这是我用7年时间研发的蚕茧切割机,刚刚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工人一小时能剪约24斤蚕茧,切割机每小时能剪100斤蚕茧,这个机械在网上销售得很好。”王萌指着另一台机器介绍,由他研发的蚕蛹大小分拣机卖得也很好,100斤蚕蛹一个工人要用一小时分拣完,机械只需5分钟。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如何改变人工的效率,怎样实现柞蚕效益最大化,实践证明‘传统+科技+品牌’是出路。”王萌从小就和柞蚕打交道,家里收售蚕茧20多年,并建有冷库存放蚕茧。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他曾在深圳富士康干了4年的机械设计工作,2016年回到家乡阿荣旗,注册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发蚕茧切割机。
“这就是阿荣旗的柞蚕丝,是经过自治区纤维检验局检测的一等蚕丝。”王萌轻轻地拍打着蚕丝。2018年,王萌又成立了家欣蚕丝被加工厂,“呼伦锦”牌蚕丝棉裤在全国销售,“家欣”牌蚕丝被还卖到了新加坡。
和王萌一样,42岁的尹俏德也以阿荣旗本地的柞蚕丝为原料,采取收购、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家纺公司,年产被褥、枕头等蚕丝制品1.5万余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此外,他投资建设了占地2240平方米,集博物馆参观、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柞蚕文化体验中心,这也是内蒙古首个以柞蚕文化为主题的项目。
“年底,柞蚕文化体验中心就能装修完成,游客可以进馆探索阿荣旗柞蚕文化的发展,感受由蚕到丝的神奇蜕变。”尹俏德说。
近年来,阿荣旗紧扣“五区”联动发展主题,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确保“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当地年平均商品茧和蚕种产量分别为600多万公斤和10万公斤,柞蚕茧产值达2.3亿元。
“我们全力推进柞蚕产业基地建设,引进辽宁、吉林等地先进放养模式,自主研发的新蚕种‘双丰一号’和‘珍珠一号’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品种审定。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人工培育蛹虫草,并以柞蚕蛹为培育原料,实行人工嫁接真菌。”阿荣旗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志说。
“破茧”柞蚕“涌”新思,从传统养蚕到良种繁育、从单一结构到多元延伸……阿荣旗围绕柞蚕产业构建全产业链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拓宽乡村振兴的蚕业致富之路。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