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叠翠流金。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太平村连片桑园枝繁叶茂,在秋风习习的轻拂下尽情舞动。穿梭在桑园里,满目皆是恣情舒展的绿意,蚕农们正忙碌地采摘桑叶,给蚕宝宝们准备伙食。“今年气候好,桑树长势喜人,你们看这叶子,颜色绿油油的,不薄也不老,不像往年叶子一捏就碎...”
“这是我们示范推广的桑树新品种‘皖桑3号’,这个品种是由我们自主选育的,已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该品种产叶量高,叶质优,抗病性强,特别是对安徽常发的桑疫病具有较强的抗性,而且该品种抗寒性也比较好,像晚霜、倒春寒等气象灾害对它影响都比较小,适合在安徽省各个蚕区进行栽植”,省农科院蚕桑所专家李瑞雪研究员介绍道。
“今年养蚕多亏了专家们,从升级改造高标准桑园、引进高产优质桑苗开始,到详细讲解夏伐修剪要点、水肥管理技术,还有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专家们都一对一下基地亲自指导,现在桑叶长得特别好,今年秋天肯定又是大丰收”,正在采摘桑叶的蚕农汪国银激动地说。
在养蚕大棚里,这里的秋蚕已进入五龄期,只听见万条蚕宝宝吞噬桑叶,“唰唰唰唰”的清脆声,如同小雨洒在瓦上的声音。蚕农吴修平一边喂食桑叶一边自言自语,“今年的蚕不缺桑叶,食量也大,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等结茧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从太平村养蚕大户张远甫家了解到,正在饲养的秋蚕是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自主选育的夏秋用蚕品种“皖丰×润康”,该品种的壮蚕体色青白,各龄发育快,眠起齐一,食桑活泼,强健好养,抗逆性强,对高温、多湿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也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夏秋季高温多湿,极易爆发大规模蚕病,饲养我们的这个品种可以大大降低养蚕的风险”,省农科院蚕桑所专家秦凤副研究员介绍道。
“我们家有5座养蚕大棚,春季养蚕80张,一张种的蚕茧大概能卖2600元,春季养蚕收入超过了20万。现在秋蚕已到五龄,即将上蔟,丰收在望啊!”张远甫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上世纪80年代三十铺镇村民就开始种桑养蚕。尽管蚕桑产业历史悠久,但产业链条很短,只是单纯地养蚕卖茧,产业形式单一,经济效益不高,蚕桑品种、饲养技术、生产模式及机械装备也逐渐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要求。为了充分挖掘蚕桑产业的资源优势,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在金安区三十铺镇实施“优质蚕桑品种、蚕业智能设备及配套技术转化”项目,示范推广蚕桑新品种及其配套种养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蚕农种养技术水平,切实促进了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和蚕农增收。
“科技发展的真快啊,现在养小蚕都不用人工了,来来来,我带你们看我这儿的新宝贝。”在蚕农吴大芝的热情招呼下,我们走进了太平村家蚕智能化小蚕共育示范基地,智能面板、温度传感器、加湿器、加热板等设施逐一映入眼帘。
“这是我们所自主研发建设的一套基于云计算、边缘计算及物联网为一体的蚕室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养蚕环境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变量的智能控制,既可以自动设定不同蚕期的环境参数,控制共育室升温、降温、补湿及换气,又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远程实时查看调节”省农科院蚕桑所专家叶崇军副研究员介绍道。
“还可实现专家实时线上云指导呢!”蚕农李立勤兴奋地说道,“自从专家来了之后,帮我们改建了一座120 m2的智能化小蚕共育室,还示范推广了智能蚕室控制系统,现在我们镇小蚕共育普及率都超过90%啦。有了这套智能化设备,养蚕的成活率变高了,饲养量也上去了,共育所得的小蚕发育整齐,蚕头足,蚕体质强健,大大提高了蚕茧收益。”
如今,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智慧化,正在悄然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智慧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据了解,目前该所在全省已示范推广“智慧蚕室”10余座,“数智化”为蚕桑产业注入新动能,助力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以引进智能设备为“敲门砖”,三十铺镇太平村积极盘活本地优势资源,科学谋划布局,加快构建蚕桑生产体系、蚕桑科技服务体系、综合利用研发体系和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推动蚕桑产业实现生产基地规范化,龙头企业现代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市场国际化。
安徽实施“优质蚕桑品种、蚕业智能设备及配套技术转化”项目以来,通过“企业、合作社与专业村(户)对接”的形式,在金安区、岳西县和大湖县推广蚕、桑新品种与轻简化、绿色高效种养技术及智能装备,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在技术和品种的双重保障下,实现成果转化示范区1000亩,辐射区5000亩,优良桑品种推广率80%以上,亩产提高15%;开展桑树机械化收获、工厂化养蚕模式示范;保持示范点饲养蚕种2000盒以上,产茧100余吨,蚕茧收入540余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增收225万元,农民户均增收1.2万元(按每户蚕农6亩桑园养18张蚕种计),辐射带动农民增收1200余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蚕桑所示范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新”成果,持续为蚕桑养殖户提供品种、设备以及技术支持,拓宽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我省蚕桑产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生态多元、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让一棵桑、一只蚕、一粒茧、一根丝,织出乡村现代化新产业,打通乡村振兴新“丝”路。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