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丝绸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质量的品质,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几千年前,丝绸从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传向欧洲,前人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丝绸产品,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
在安徽省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安大道上,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华夏丝绸博物馆,展示着中华五千年的丝绸历史及文化。“阜阳位于皖西北地区,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该场馆负责人介绍,华夏丝绸博物馆由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投资兴建,是安徽省首家民办丝绸专题博物馆,创办该馆的初衷是让更多人了解、留存丝绸文化和工业文明的记忆。
“这台三米高的大花楼织机是我们按照古代织机的机构一比一复原的,两名熟练工共同操作,一天也只能织出五厘米长的织品。”讲解员介绍馆中一台大花楼织机复原品。
该馆中最吸引目光的莫过于历时四个多月制作,一比一还原的嘉庆时期的龙凤袍。富丽的色彩、精巧的设计、细腻的纹饰无不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和文化传承,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丝绸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展馆中有一幅运用丝绸工艺复原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来自中国的现代工匠们用细腻的丝线作笔,建筑、人物、牲畜、船只等跃然画卷之上,再现了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
该馆不仅展示了精美的丝绸艺术品,也有面向不同消费者的床上用品、服饰、饰品等产品。精美的丝绸产品是从优质的原料开始的,由丝到绸,要经过缫丝、织造、染整等十余道工序才能造就丝绸华美轻盈之美。
据介绍,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从栽桑养蚕源头做起,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在阜阳市颍上县耿棚镇的桑园里,蚕农卢友华说:“我养蚕18年,去年的蚕茧卖了10多万元,全部是京九丝绸订单收购。”
2004年,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耿棚镇建立蚕桑技术培训学校、小蚕共育室和多个现代化蚕茧收烘厂,采用“1+N”发展模式引导村民种栽桑养蚕。
“目前,在以颍上县耿棚镇为中心的周边乡镇,已经发展优质桑园20000多亩,年产值达1.2亿元,带动近3000户、10000多人参与栽桑养蚕。”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汪晓飞说,预计到2025年,基地规模将达到50000亩,产值将达到3亿元,预计带动农户5000户,30000人从事栽桑养蚕。
如今,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安徽省最大的综合性茧丝绸企业,是“中国丝绸十强企业”、“蚕丝被国家标准制定单位”,旗下产品远销海内外,并多次赠送给外宾,在国际舞台展现“徽风皖韵”的魅力。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