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位雄蚕茧丝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7-10 08:37:33 来源:中国纺联科技部

  2023年7月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组织召开了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凯喜雅蚕桑研究院有限公司、淳安县茧丝绸有限公司和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高品位雄蚕茧丝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在同类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究成果简要介绍如下:

  一、项目研究背景

  我国茧丝产量占全球70%以上,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近些年来,茧丝绸行业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但茧丝原料质量不高、高端茧丝绸产品缺乏等问题依旧存在。特别是随着国际市场对6A级高品位生丝(分类标准最高等级)需求上升、4A级以下生丝需求递减及国内市场高速织机快速发展,对高品位生丝需求逐年上升,使得优质茧丝需求增长而供应不足的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优质蚕品种是为缫丝工业提供优质原料茧的先决条件,而原料茧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缫丝生产和生丝质量。传统生丝加工所用原料多为雌雄混合的蚕茧,茧质性状差异及不均一性制约着高品位生丝生产。雄蚕具有强健好养,出丝率高、洁净优、抱合好、偏差小等特点,适于缫制6A级高品位生丝,因此,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提高茧丝绸质量,已成为蚕桑茧丝绸业界的共识。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针对我国高品质茧丝产业化需求,利用性别控制技术育成了国内外首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是缫制超高品位生丝的理想蚕品种。与普通蚕品种比较,雄蚕茧茧层厚、蛹体小,雄蚕茧收烘、雄蚕丝加工工艺条件不同,尚缺乏相关技术研究。雄蚕茧的最大特点是能缫制超高品位生丝,但雄蚕丝的后端产品开发不够,不利于雄蚕丝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雄蚕种、茧、丝、绸及产品全产业链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仍有待解决。

  项目针对我国茧丝绸行业高品位茧丝的产业需求,在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持续支持下,围绕专养雄蚕系列品种选育、雄蚕茧丝结构性状特征研究、雄蚕茧丝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及雄蚕丝织物性能分析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对建立雄蚕种、茧、丝、绸及产品的全产业链创新体系,解决茧丝绸行业高品位生丝原料短缺“瓶颈”,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主要创新点

  1.项目针对我国茧丝绸行业高品位茧丝原料的产业需求,在国际上首次育成强健好养、纤度细、茧丝长、洁净优、强度好、出丝率高、茧丝品质达6A级的专养雄蚕系列品种,为高品位生丝生产提供了种源支撑;

  2.系统研究了雄蚕茧丝结构性状特征,研发了雄蚕茧烘茧、煮茧、缫丝新工艺、新技术,研制了适用于雄蚕茧的自动缫丝机小䈅、导丝机构和索理绪装置,实现了高品位雄蚕丝规模化生产;

  3.项目研究了雄蚕丝织物的力学和染色性能,其经向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撕破强力分别比普通蚕丝织物提高6.6%、22.3%、15.4%;纬向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撕破强力分别比普通蚕丝织物提高11.2%、10.9%、27.7%:其活性染料染色K/S值优于普通蚕丝织物,为雄蚕丝系列高端产品开发提供指导。

  三、项目产业化及应用情况

  浙江凯喜雅蚕桑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19年注册成立以来,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前端蚕桑技术研发和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后端生产加工优势,积极整合雄蚕上、下游产业资源,促进了雄蚕种的推广及全产业链建设,累计推广销售雄蚕种20余万张,年发种量稳定在7万张以上。

  淳安县茧丝绸有限公司在淳安千岛湖建立了高端茧丝原料生产基地,年饲养雄蚕种10000张以上,为国内高端客户提供优质原料茧。

  四川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绵阳涪城区建立了精品原料茧基地,年饲养雄蚕种7000张以上,建有10组精品丝生产线,雄蚕茧全部缫制超高品位6A级顶级生丝,已用于瑞士、意大利、法国等国内外知名丝绸企业的产品开发,是LV、CHANEL、HERMES等高端奢侈品品牌的必备丝绸原料。

  四川新丝路有限公司在高县建立了高端茧丝原料生产基地,年饲养雄蚕种10000张以上,建有10组高品位缫丝生产线,生产的雄蚕生丝销往江浙区域高端客户。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保山建立了高端有机茧丝原料基地,年饲养雄蚕种8000张以上,建有5组高品位缫丝生产线,为凯喜雅集团旗下织造厂及欧洲高端客户提供优质雄蚕丝原料。

  云南昌宁茂盛茧丝有限公司在云南保山建立了高端茧丝原料生产基地,年饲养雄蚕种5000张以上,为国内高端客户提供优质原料茧。

  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本项目研发的组合式小彧装置、防丝条缠绕的导丝结构等专利技术,提升了生产过程中缫丝机高速运转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丝产量和质量。

  四、项目完成单位简介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历史悠久,创办于1908年,主要承担着浙江省农业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应用及开发研究和科技兴农服务。现有18个专业研究所,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与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ESI前1%,位列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建有4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包括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观赏作物资源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等2家国家级科研平台。改革开放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65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7项,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49项,690个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认)定。“十三五”期间,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列全国省级农科院首位。下属蚕桑与茶叶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5人,博士与博士后21人,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151人才第二层次6人,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和杭州综合试验站1个。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是“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与浙江大学共建有“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现设有桑育种与栽培、桑多元化利用、工厂化养蚕、雄蚕育种与饲养、蚕种质创新与利用等8个研究室。科研成果获部、省级以上奖励49项,研究育成桐乡青等四大优良桑品种、农桑14号等农桑系列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蚕性别控制、雄蚕专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居国际领先水平,两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强桑1号”、“秋华×平30”等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在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与凯喜雅集团、巴贝集团等知名企业紧密开展合作,为浙江省、全国及“一带一路”国家蚕桑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进入“三校区一中心”的发展新格局,下设19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拥有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一流学科B类6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并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学校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2016年至今获得省部级奖励200余项。科技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浙江凯喜雅蚕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注册资本2000万,是由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共同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营方向为蚕桑科技推广与转化、蚕桑技术支持服务、科研服务及蚕种的生产销售。公司主要通过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整合全产业链的资源与技术,致力于蚕桑生产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平台和高端蚕茧生产示范基地的打造,促进丝绸产业的振兴与发展。

  淳安县茧丝绸有限公司是淳安县蚕丝绸经营管理的职能部门,是一家集茧丝绸、贸工农、产供销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主要从事茧丝、纺织服装等内外贸业务,公司下有置利时装有限公司,东方丝织厂、缫丝厂等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2560万元,年销售产值达1.5亿元,年外贸供货值1300万美元,出口创汇350美元。公司已成为淳安县的骨干企业之一。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省、市、区三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下设7个蚕茧收购站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四个蚕桑基地乡镇,联结带动近万户养蚕农户,蚕茧年销售产值过亿元。目前,以天虹丝绸为龙头的蚕桑产业已成为涪城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全省前列。天虹丝绸是国内能为世界著名品牌“爱马仕”、“普拉达”生丝提供蚕茧原料的供应商之一。天虹丝绸成为2014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面料蚕茧、生丝原料供应商。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