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编织河流——2023纤维艺术设计展”于河北清河国际羊绒艺术展览中心正式开展。展览由国际羊绒艺术展览中心主办、北京夜暮艺术有限公司承办、新华羊绒集团支持。
策展人戈牧野以“编织河流”为题,凸显织物似水的特质,探寻纺织纤维承载的历史,思索技术发展和劳动间的关系。展览分为三个章节,“经纬织河”“化羽成蝶”和“技艺若丝”,共展出了十余位活跃于纤维艺术领域的创作者共计20余件作品,呈现了数字信息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下,敏锐细腻的艺术家们如何以纤维为媒介进行创作并发起有价值的讨论。
经纬织河
在第一章,“编织河流”的源头由十位活跃于纤维艺术领域的女性创作者引出。她们用纤维织造万象,用充满创造力的表达软化着现实困境的“刺”:核桃子的软雕塑《毋大毋觉》放大了微观世界的生物,寻回自然中的黑暗,借此抵御光污染给生态和人造成的伤害;刘紫嫣同样秉持着环保至上的理念,她采用纺织工艺与废弃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
河流,既有着水的上善,又喻指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编织河流”试图揭明受传统制逻辑忽视和刻意隐蔽的女性文化身份。从家庭手工、工业机械化直至信息时代,从双手、依赖人操作的机器再到自动化程度极高甚至可以学习、模拟人类沟通的程序,技术变革更新着劳动状况,亦诱发失业与剥削。女性的劳作,因时而变。女性一方面始终受困于传统观念以及家庭、社会分工,另一方面其提供的劳动在市场作用下沦为廉价的商品。
艺术家吕文婷选择返璞归真,直抵时间河流之源。她告别城市和现代文明,重返自然,漫无目的地游牧于异质文化中。2021年,她前往苗寨驻地,学习苗绣技艺,醉心于黔东南苗族神话传说。图腾符号在布面上排布,犹如神秘仪式的场,朴拙的图示召唤起人类的原始视觉经验。
“编织河流”里那些类似玩偶、玩具的创作模仿着我们婴儿、幼年期的挚爱之物。婴幼儿把玩它们,在其上投射原初理想,消解焦虑和恐惧。艺术家重现了这一过程:王小水的羊毛小偶洋溢着童趣、童真;林荣生塑造出童话印象里的狐狸、兔子,而其故事剧情则等待大家“脑补”;可可肚子的“阿米巴”是可倚可卧的沙发和地毯,与肉身的直接接触提供了舒适和从容;夏雨、梁紫薇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头脑中植物、动物形象先由羊毛编织成实物,再赋予它们人格,设定为与人同等的有思想的主体。
陈达露采用针毡技法完成《忽尔之间》,创作的那半年被她视为清晰自我认知、与自己和解的时光。观众一旦靠近它,这个作品化的“我”即会按照呼吸节奏发出温暖的疗愈之光。本单元呈现的艺术作品,选用的纤维媒材不仅有修复功能,也使内在生命以象征的方式显得可为人知。随后,此象征牵连起真切的现实,激发新的反应。
羽化成蝶
展览并未就此止步,进入第二章节“羽化成蝶”,此处的叙事是从童年向成年的蜕变。策展方拿捏分寸,拒绝“女性”这种简易身份标签,而强调共通人性中的女性气质(femininity)。
身为唯一一位参展的男性艺术家,戈牧野确实是伫于“河流”正中的他者。首届纤维艺术设计展“看得见温度的风景”举办时,他的作品“源”指向母体。这一次,他根据现场空间条件完成了特定场域装置《木兰》和《嫁妆》。他溯流而上,致敬编织的历史:数台传统的木质手工织布机浓缩着劳作的时空,见证着沧海桑田;机械雕刻的木料、未完工的旧布匹则被用作“现成品”,讽刺着丢弃文化盛行的现代。两侧纺车与中央椅子夹成的“牢笼”已松散不堪,几欲坍塌。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戈牧野顺流而下,展望技术的未来:真实的女性身体缺席了,织布机围造的区域背后的墙面悬挂着人工智能绘制的纺织女肖像。“上”“下”之隙,由蓝色的丝线“缝合”,此处恰是“编织河流”的点睛之笔。蓝丝若水,浮于木机之上,靛线似灵,连络部件之间,化作自创现实与外在现实相连的媒介。
技艺若丝
2023年初,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一个剧变的新时代。展览的尾章,策展人戈牧野“指挥”AI在本次展览语境下进行创作,产出一组亦幻亦真的画作和影像,内容是农业社会中那些无名女孩和妇女放牧与纺织的情景。温顺的绵羊作为符号化的存在,代表着承担繁重劳动的女性个体的另一张面孔。这些情景皆由既存的图像加工而来,却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它们的直接对应物。它们闪动着与现实相似的光晕,发出喃喃呓语。
在展览中,出现数次的“纺机”是一种生产的意象。它一语双关:既服务于劳动者的生产实践,又象征繁衍、生育。它的“产品”具体而言是纤维织物,抽象而言是女性气质与第二性的身份。另有一台“纺机”虽隐形不见却赫然在场,那就是现今时代机器发展的极致——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这部“纺机”所使用的“纤维”是人类已上传至数字空间的各类知识、图像等文本,人为给予限定条件后,它便自主运行。取消了身体的动作,也隐藏了生产/生育的可见进程。
人工智能技术背后是人的欲望,而它现在脱离了人,反身向人说话。观看者陷入一重被计算的梦境、一座变形的心理迷宫。我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真的不存在性别偏见吗?是哪种性别认同的主体向这些影像投射着凝视的目光呢?
戈牧野还尝试用人工智能这架“纺机”编织记忆。署名“萍安有我”的网友真人写下一篇杂记,描摹记忆里的场景,文字里提到的有关纺织的老物件放置在手稿四周,围成边框。而人工智能基于同一话题的中文写作成果则乏善可陈。空泛的叙述内匮乏人际间独有的、不那么符合逻辑的细节。至少此刻,机器仍是缺乏“情”、不会“爱”的。“编织河流”提醒观众警惕技术的突进,也通过艺术设下一些柔软浪漫的“谜语”,邀约好奇的观者走入纤维的世界。
此刻,“编织河流”正蔓延在河北清河一座十万平米的现代化羊绒加工厂区内。全球40%、全国60%的羊绒制品在清河集散。与纤维艺术设计展一步之遥的,便是工人与机器忙碌的工作场景,她(他)们在这里梳、染、纺、织,生产加工出的羊绒织物被装进货轮,漂洋过海,抵达世界各地。沿着纤维之“河”,我们一同回望纤维与女性劳作的过去,也展望着材料的未来。而展览所在的场域本身,则是对“现在”的最好诠释。置于生产现场之内的艺术既营造出一番艺术表达与社会现实互文的意味,也足以有能量使浪漫的遐想与真切的现实彼此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