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中国国际时尚论坛-“美学铸就时尚品牌内核”在北京751D·PARK时尚回廊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艺术设计研究》杂志社协办、《服装设计师》杂志社承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黄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朱少芳、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祝帅、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杨道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玲、《艺术设计研究》副主编宋炀和生活在左品牌创始人林栖等近30位专家、学者、设计师、时尚品牌创始人和媒体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正如主持人《服装设计师》杂志主编刘妍在论坛开始时所说,时尚瞬息万变,最终留存下来的经典一定饱含文化和美学积淀,这就是时尚设计属于设计学,而美学属于哲学体系的原因。流行文化与美学精神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品牌。先锋性和文化性结合是时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增长的不竭动力。
谈到时尚、美与美学的关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杨道圣表示,时尚的本质是求新,求变,在这一点上与美是一致的。每个时代的时尚都是那个时代的美的具体表达。只是时尚有朝极端发展的倾向,美学则对于美和时尚的表现作成解释和评价,引导美和时尚朝向健康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提到宋代服饰美学对当代时尚观的启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玲表示,宋人极简美学堪称中华文化的优秀典范。宋代服饰融时代精神而创生,追求简约雅逸的审美品格。其中工巧致用、慎择装饰、简俭尚质诸多可贵的“造物智慧”,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时尚发展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艺术设计研究》副主编、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宋炀探讨和追溯了三次波西米亚时尚浪潮背后的深层文化与美学动因。通过三次时尚浪潮与现当代文化的赋能,波西米亚时尚已完成从形式美感到意识符号,再到生活理念的升华,其最终践行了知识分子艺术家“艺术生活化”的目标。
作为生活在左的品牌创始人林栖通过讲述自己对马面裙的传承和传播,传递了要以工匠精神打磨产品、以战略定理坚定初心、以审美视觉驱动创新、构建中国美学文化体系的理念。什么样的东西会在200年后被人收藏和研究?林栖表示,好的设计不应该被轻易抛弃,是可持续的,具有启迪未来的价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祝帅认为,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设计逐渐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欧美,也不同于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产生了重要的当代价值。时至今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设计学学科建设同样没有西方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历史征程中,中国设计学亟需以自主性的姿态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充分发掘中国经验、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加速完成中国特色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主体性建构的历史重任。
随后,来到现场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和新闻媒体等近30位嘉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自己的品牌或所处的领域及视角分享了关于时尚和美学的洞察与思考。
中国国际时尚论坛都探讨了什么图片
青岛科技大学当代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晨旭:时尚文化要深度参与社会生活。任何一种流行起来的时尚文化,它都曾经与我们的社会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山谷少年品牌主理人耿华亮:我是学景观设计的,我搭档李文杰是学服装设计的,所以我们两个把云、风、花草,把我们对自然的感悟和生活上的理解用到我们的服装设计中。
朝花阁品牌创始人孙辉:我们希望通过与花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24节气等传统节日去传达中国文化。通过用花这样一种意向,去表达中国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一花一世界的感官体验。
MoHanYun品牌主理人兰天:作为一个80后,我们理应深挖中国文化和中国服饰的美学,用我们自己的设计能力为中国美学体系的建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副教授王田薇:作为西部的美术院校,我们教学中一直秉承“描绘心中之美”的理念。“美”的观念一直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之中。
JUMPER ZHANG品牌运营总监黄宇恒:美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生活与穿着皆是艺术,我们倡导的是一种精致优雅的消费理念。我们一直强调可持续时尚,希望时装能陪伴你度过每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NUNU&NONO品牌创始人张恩:时尚是面向今天、明天、未来,几代人对于未来服装和生活方式进行更新和重塑的过程。
LYNEE品牌创始人兼主设计师李惠真:可持续的当代美是克制的美、简约的美。我们品牌也在探索创新和可持续,我们将重新设计基本款,重新定义经典款。
尚谷传祺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卢薪羽:我的设计始终是用中国文化做有底蕴的产品,我坚持用中国文化对话国际语言,用诗歌之美赋能。
素白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马乖:我们95%以上都是回头客,同时也做到了零库存。我们相信,品牌要有一套自己的逻辑,用审美吸引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内心的认可才能驱使客户不断地去购买。
ARTGIFT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任敏:我们擅长的风格是把各种材质进行混合,让皮毛时装变得更现代、更时装化,同时表达服装创新的美感。
蕾沃尔品牌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庄淦然:我用了30多年时间研究纯兔绒服装的技术。现在面料纱线已经做到了100支,在针织行业里真正做成100支、又可以用洗衣机来洗的服装是非常难得的。
德锦品牌创始人周锦:我非常感激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因为协会培养了我,让我获得了第26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极大地增长了我的自信,然后我决心跟随着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向世界贡献中国设计方案。
siyun huang工作室主理人黄斯赟:在我的作品当中,机器和人是高度协作的。在现代技术横行的时代,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品牌就是立足于前沿科技,同时兼顾人文关怀。
《中国服饰》总编辑刘晓青:当下,品牌要特别注意去构建以文化为内核的美学续势能力。对于美的视觉呈现是最直接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文化和价值的主张和传递。
中国经济网城市生活部主任付云鹏:美学在时尚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媒体角度,美是品牌传播的一个助推器。媒体与品牌同时也肩负着提升大众审美的职责。
最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作总结发言。推动品牌建设、发展中国的品牌,要牢记四句话:第一,质量是生命;第二,创新是灵魂;第三,要快速反应;第四,要有社会责任。对于设计师创造美,杜钰洲认为,中国设计师要在世界设计领域做出自己的突出成就,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自然美。我们要在自然美的追寻中提高美学的境界。第二,技术美。这是工艺美术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技术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表现。第三,生活美,也就是社会美。社会美,是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产生的美,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和提高,消费者也在不断成长,除了满足功能性需求外,人们开始转向更高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更高层次。时尚消费升级作为当前的必然趋势,时尚品牌需要一套基于文化和品牌个性的时尚美学体系,来塑造品牌的灵魂内核,使品牌能够穿越周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国际时尚论坛立足中国,以国际化视角关注时尚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论坛为设计师、品牌、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等提供共话时尚及其相关问题的高端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专业的线上线下持续发声,为推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