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凌晨,海珠区发布关于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二),宣布中大纺织商圈所有批发市场、物流园区(理货区)等暂停生产经营活动。各大批发市场拉起警戒线,围上红色水马,店铺大门贴上封条,往日熙熙攘攘的中大纺织商圈被按下暂停键。
中大纺织商圈聚集了十多家布匹交易园区、63个专业市场、2.3万间商铺,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关联产业人群超过200万人。停业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中大纺织商圈从业者对防疫措施的积极响应,他们每一位都正在为这场战“疫”无声奉献。日前,新快报记者联系到四名中大纺织商圈从业者,尽管目前仍是停业状态,但他们依然在认真生活、努力工作。
幸好客户也比较理解
人物:小李
身份:高丰布行员工
从业年限:两年
看到工作群上的停业通知后,“打工仔”小李马上联系客户解释情况,“我们是靠门店营业的,像色卡、小样和电脑里的资料都在店里,客户也没法到店里看样板。”小李告诉记者,幸好客户也比较理解。虽然广州的仓库滞留着大量货物,但幸运的是店铺还有一个仓库设在外地,因此部分材料和货品可以在仓库调取寄给客户。
小李说:“往年双十一的出货量都会比平时大,今年的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少了三成到四成。”没有了以往的忙碌,小李在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怀念起市场过去车水马龙、人头涌涌的场景,“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快点回到以前的工作和生活。”
虽然目前尚未确定门店何时能复工,但小李抱有积极的心态:“布匹市场本来就是人员很密集的地方,经济来往也很频繁,现在政府正在很努力地控制疫情,所以希望这次的疫情能够尽快控制下来,让大家都恢复正常的工作。”
虽然营业额少了但起码还有进账
人物:陈先生
身份:华生纺织店主
从业年限:九年
2013年,陈先生从潮汕地区来到广州打拼,如今已是在布匹批发行业耕耘的第九个年头。他的门店主要批发羽绒、风衣、棉衣、裤料、印花等面料,主仓库在浙江,广州、东莞均设有临时仓库,在广州的仓库位于中大银岭国际家纺城。
10月24日,陈先生响应政府通知,拉下门店的卷帘门,至今仍是停业状态。
陈先生说,多年的经营,让他与客户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客户相信我们的产品品质,也理解我的处境。”连日来,门市虽按下了暂停键,但通过微信等线上方式,客户仍能正常下单,陈先生位于浙江的仓库也正常出货。“虽然有影响,营业额也少了,但起码还有进账。”陈先生宽慰道。
陈先生今年已经五十多岁,海珠区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之后,他也减少了外出,“年纪渐渐大了,这段时间就当给自己放放假,顺其自然让自己休息一下。”在谈及对未来的愿景时,陈先生表示:“希望大家都能严格遵守防疫措施,共同努力让疫情尽快结束。”
11月7日,记者走访海珠区新港西路立新街,看到两侧的布匹店铺均已拉上卷帘门,门前拉有警戒线,门上贴有封条。
一直在线上联系客户洽谈订单
人物:王先生
身份:新兴纺织店长
从业年限:超过十年
“10月24日凌晨,我正准备休息,突然收到消息:市场要暂停营业了。”王先生回忆道。
王先生是中大纺织商圈新兴纺织的店长,从事布匹行业已经超过10年时间。往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从早到晚都忙到脚不沾地。“我们店铺的布料主要专供棉衣、卫衣这些冬季衣服,每一年中秋过后的几个月是最重要的。”王先生说,他的店铺所在的那一条街,基本所有店铺都是经营冬季布料为主。
“因为我们的仓库在这边,所以货物都发不出去。”因此,王先生只能向之前已经下单的客人解释情况,大部分客人表示理解,也有比较着急的客人选择了退单。“有些客户不能等,因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封,这种情况较普遍。”
虽然目前无法回到门店上班,但王先生也没有就此休息,而是一直在线上联系客户洽谈订单,减少亏损。“希望可以早日解封,回去干活。”他说。
线上渠道的开拓让他减少了亏损
人物:谢先生
身份:维营WIN IN CAMP店主
从业年限:十年
对于停业一事,在新港西路做布匹生意的维营店主谢先生显得十分“淡定”,说起话来的语气也很平静。
谢先生已经入行十年了。他表示,业绩一直不错,销量能达到一百来吨。前几年,他开拓线上渠道,这也帮助他在这次停业中减少亏损,“目前工厂正常运转,能够正常微信接单,直接由工厂寄快递,不过线上订单不多。”谢先生告诉记者,其实线上和线下工作的操作基本上都一样,只不过在家里的限制在于不能够快速地将样品和色卡直接给到顾客。他还计划解封后将线下接待的客户引流到线上,直接邮寄产品样品。
谢先生希望解封后能够减免部分租金,认为这样能够帮助业内减少亏损、快速“回血”。他曾在朋友圈写道:“动脑筋,想办法,不要谈问题,要谈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疫情面前保持稳定的心态,积极寻找新的出路,或许这就是谢先生能够从容面对困难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