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岁的染料分析师刘秋培,是检测染料质量的“老江湖”,染料的色光和重金属含量是否能满足要求,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排放是否能达到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分毫之差、微量之别,都逃不过她工作17年练就的“火眼金睛”。
“零误差、零失误”的工作标准,是刘秋培与其实验室同事们的坚持,正因为这份坚持,德司达(南京)染料有限公司实现了每年部门产品内外审中误差为零。
刘秋培说,自己工作非常平凡,没什么高大上的,她只是尽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平凡的工作中,正是靠着这份“坚持”,她一次次突破技术难关,用行动诠释着匠心。还原靛蓝溶液应用于染牛仔织物,在市场上占有率高,也是德司达的专利产品,其中含量测试是最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我们一直用的是干重法,但这个测试方法耗时比较长、步骤也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对产量会有一定的影响。”刘秋培回忆道,“我所在的实验小组就承担了这样的一个责任——牵头进行实验,尽快找到破解办法。”
实验的过程几经波折,刘秋培认识到问题后,开始组织成员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亲自请教了国内外的专家,经过一系列实验的反复对比,最终找到了步骤少的还原液谱线法,加快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枯燥的工作中,创新成果是刘秋培最大的价值感来源。工作这么多年来,刘秋培先后完成了助剂实验室转移、生产配方改进、工艺优化等公司重大项目,分析出困扰业内的当前工艺条件下阳离子液体染料分层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
2020年,在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工技能竞赛,刘秋培在3个月的时间,无休无假,硬是“啃”出了一等奖、个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那段时间,在实验室里忙起来,刘秋培根本顾不上方便。为此,她每次工作都尽量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生动的描述,那就是“守住千万试剂,站定一双小腿;不要多喝水,基本不张嘴”。
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一路走来,无数的奖杯上,刻满了刘秋培无限的风光与荣耀。她手上留下的伤疤诉说着她的磨砺与成长,她的执着与坚守;微信里,孩子和先生“早些回家”的期盼,是她为人母、为人妻的遗憾。
提起荣誉,刘秋培总是说,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耽误工期、成本高相比,环评标准才是绿色发展的主流”。
作为“先锋”,刘秋培她主动请战,创新选择出既环评标准高又节约成本且性能较为稳定的乳化剂替代方案,大大提升了公司产能效益。该创新成果获当年公司合理化建议奖励,在化工园组织的“安全生产月”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奖,相关文章在百度文库被多次下载引用。
站在摆满大大小小透明试剂的实验室里,刘秋培用纤细的双手检测指标,每一个产品、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她的钻研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刘秋培在繁忙的工作中,还用课余时间攻读下了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
采访中,刘秋培坦言,“其实我代表着所有一线岗上默默奉献的员工们。”她认为,劳模精神更多地是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职业的执着度。
现在刘秋培的工作强度没有过去那么紧张,下了班还能和孩子聊聊天。她说,当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抽出时间,陪陪家人。除了家庭,刘秋培也说,其实在南京有着很多像她一样的劳动者,正憋着一口气、攒足一股劲,为实现中国梦、大国梦做着努力。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