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藏毯生产基地。”6月28日,走进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源地毯公司)的大门,宽阔的厂区内,生产车间外墙的一行大字尤为醒目。
藏毯,这个在青藏高原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从一块御寒的物件历经岁月沉淀,到现在发展成一种特色优势产业,并和“世界一流”书写在一起,这既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自信。
“圣源地毯成立于2007年,经历了14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地毯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检测于一体的集团化、国际化大型地毯行业领军企业,目前我们拥有世界先进的纺纱、染色、织造、后整加工等全套智能化生产设备以及全产业链研发平台。作为一家植根传统制造业的企业,我们扎根青海、创新理念,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中,追逐科技创新的现代脚步,力求让传统产业发‘新芽’,逐步发展壮大为青海藏毯产业的龙头企业,年产值上亿元。”圣源地毯公司行政副总刘生敏介绍说。
走进生产车间,手工枪刺、传统手工编织、大型机械编织三个生产区域依次分布,在各区域之间还有后整、拔花刺、铲面等工作区域。同时在两边的墙上,盛开的格桑花、雄壮的牦牛、逼真的人像……一幅幅精美的藏毯让人目眩神迷。
而企业发展的活力更多来源于创新。据刘生敏介绍,2017青海藏毯展期间,圣源地毯公司专门邀请前来参会的客商们走进工厂参观,并为其中一位德国客商拍摄了一张照片。一个小时后,这位正在兴致勃勃参观的客商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块根据他的照片制作而成的人像挂毯。
“其实,我们在2017年就实施了‘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藏挂毯’项目,使得在一个小时之内快速完成个性化地毯的制作不再是神话。圣源地毯公司也凭借这个项目拿到当年的中国‘双创’大赛总决赛的优秀企业奖。”刘生敏说。
据了解,该公司自建厂以来,经历了三次转型发展。第一次是在生产技艺方面,从最初的手工编织转型为拥有手工编织、机械编织等多种方式;第二次是在商业模式方面,从批量销售逐渐向个性化定制转型;第三次是智能制造转型,每一块地毯在经过设计师设计和转换之后,工人在编织时更加方便。截至目前,圣源地毯公司已经建立起了客户体验中心、生产控制中心、设计研发中心和售后服务平台的“三个中心一个平台”的管理模式。2020年,“圣源地毯”获得“青海省质量奖。”
“党建促发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生产车间内,类似的标语随处可见,我们也似乎找到了公司的“成功密码”。
经过多年的发展,圣源地毯公司董事长薛婷认识到,只有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互相促进,才能实现党建强、企业发展强的良好格局。
圣源地毯公司党支部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加强公司党建作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采取健全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和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根据党建工作的特点,针对党员员工思想、企业经营销售实际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强化了党性和组织观念,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重新塑造了党员形象。
同时利用“三八”“五一”“七一”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歌咏比赛、拓展训练等活动。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公司员工的业余生活,缓解了工作压力,放松了心情,又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实我们每一次创新、每一项专利都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发展动力的体现。”刘生敏说。
今年37岁的车国龙作为圣源地毯公司设计研发部经理,2011年进入公司,10年间,已经由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设计师,实现了自我价值,更是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10年的历练特别是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让我感觉到专注、认真、团结、奋进才是进步的惟一渠道。”车国龙说。秉持着这些精神,在他的带领下,10多项图案专利让他的团队获得了诸多荣誉。
如今,圣源地毯公司的产品销售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承接了上百个高端酒店工程项目,在国际市场吹响了青海民族品牌的号角。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以及企业的不断创新突破下,“青字号”走向世界,“青海制造”更加熠熠生辉。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