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寻梦

http://www.texnet.com.cn/ 2021-04-23 08:30: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4月10日傍晚6点多,夜幕逐渐落下,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周边又进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市场的营业时间即将结束,生意却一刻不停——95后安徽女孩唐燕慧脱下棉服外套,在堆成小山的快递包裹前麻利地誊写着商户发来的运单。她所在的快递公司去年刚刚成立,专为运输纺织品小样而开设,装满样布的包裹当晚寄出,隔天一早就能送达全国多地的服装工厂和设计师手中。

  柯桥的纺织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初具雏形,如今,这里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走在柯桥的大街上,五颜六色的巨幅面料广告映入眼帘,往来形色匆匆的人们,谈论的话题三句不离纺织品生意。围绕着这块由经纬线交织而成的小小布料,财富和商机的道路就此铺开。据统计,2020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2163.25亿元,3万余家商户在此落地扎根。

  在中国轻纺城东市场的一家店铺里,90后绍兴小伙朱瑞刚正熟练地向来客介绍着自家面料的产品特点。从南京一所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转行做起纺织品销售的工作。比起从事原本的专业,他更喜欢现在的工作氛围,身边大都是同龄人,还能锻炼沟通技巧和抗压能力。他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拥有20多年历史的老牌纺织面料公司,尤其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经常会去高校招收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朱瑞刚认为,纺织行业看似门槛低,但随着市场对创新、环保面料的需求,未来将有更多专业性人才带给行业新的发展。

  充满机遇的“纺织之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年轻人。29岁的侯美伶曾在四川成都做英语教师,令旁人羡慕的工作在她看来却意味着“一眼望到头”的人生。4年前,她跟随男友离开家乡来到柯桥,她看中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想趁着年轻挑战一下“不一样的世界”。侯美伶认为,年轻人对当今时代的信息感知更敏锐,在这里打拼更有优势。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家纺织公司门市铺面的店长,“在这里只要你付出努力,就能看到回报。”

  相比而言,来自湖北襄阳的郭鹏程稍显稚嫩。刚毕业一年多的他,此前在杭州一家服装公司上班,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丢掉了工作。在同事的介绍下,他决定来柯桥一家专门出售工装面料的商铺上班。郭鹏程形容自己对待工作很“佛系”,这里朝九晚五的生活远不如大城市丰富多彩,却能屏蔽掉许多“无效社交”,虽然入职以来只谈成过几万元的小订单,他还是颇有成就感。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让柯桥的面料生意延伸至“云”上。去年疫情期间,不少商户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开始尝试将实体柜台中展示的布料搬进网络直播间。但是纺织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一般来说买家需要亲眼看到、亲手摸到才会下单。就职于上海一家设计服务类公司的程培钊,去年为轻纺城的商户做了十几场面料直播,最多的一场有1万多人观看。他认为面料直播的价值并非直接为商户带来收益,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将服装厂商、设计师和面料厂商连接起来,让更多服装从业者能更直观地接触到价格低廉、品质优良的面料,“让中国制造逐渐转型为中国创造。”程培钊说。

  老一辈的开拓者为柯桥的纺织产业打下根基,而从小生长在这里的“布二代”们,正试图在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中寻找新的可能性。家中从事布料生意的90后女孩陈珍珍从伦敦大学毕业回国后,与初中校友潘卓颖和李菲一拍即合,在柯桥成立了一家服装工作室。“从小生活都是围绕着面料,长大后就想跳出来以另一个角度看一看这个行业。”陈珍珍说。潘卓颖此前在意大利学习服装设计多年,她看中了柯桥成衣市场潜在的机会,“这里服装行业的竞争没有杭州上海那么大,而且第一年工作室租金全免,很适合创业。”纺织行业与服装行业紧密相连,借助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今后她们的品牌可以直接与柯桥当地的面料工厂对接,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有更多品类可供选择。

  谷雨将至,江南的气候开始多雨,轻纺城市场外正在施工的道路变得格外泥泞,却丝毫没有放缓人们前来选购面料的脚步。

  就在不久前,这附近的柯桥轻纺城大道高架桥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全封闭施工,盘根错节的道路让1993年出生的网约车司机小肖一时有些迷路。前几年不做面料生意之后,他不常来柯桥,却总听人说这里又建起了新楼盘。从车窗一侧向外看去,有着千年历史的萧曹运河被春日的绿树包裹着,让人有一瞬穿越的恍惚;另一侧,川流不息的车辆载着成捆的布匹,飞驰向远方。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