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这项针织技术打破国际技术瓶颈

http://www.texnet.com.cn/ 2021-01-21 15:28:43 来源:中国纺织报

  一台针织大圆机正在稳定运行,突然机器上方的红色报警灯亮起,机器自动停机。挡车工发现布面上有一个细微的疵点,原来是设备上出现了一枚坏针,更换新针后,机器继续正常运行。

  这样的场景每天发生在浙江绍兴柯桥的一家针织厂里,然而就在一年前,如果出现坏针,挡车工经常不能及时发现,然后伴随的是大量疵布的产生,平均每年每台设备因此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元,这让企业负责人刘先生烦恼不已。

  “完全依靠人力,很难达到品质管理的稳定,针织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是必由之路。”刘先生表示。“但是针织企业的生产环境复杂,而且要求的精细化程度和稳定性非常高,之前我们也试用过一些国外的织针检测设备,但是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事实上,刘先生提到的,正是纺织行业在进行智能化升级时遇到的普遍问题:如果技术不完善,工厂的升级改造不仅达不到效果,甚至会造成“减分”的情况。

  以刚刚提到的圆机断针检测技术为例,刘先生介绍说,这项技术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在实际生产时,针织圆机会产生飞花,沾污检测设备的镜头,从而造成误停机,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在布面上产生停机痕,影响产品品质。另外,圆机运行时的微小震动,也可能会影响检测信号。总之,智能化设备的技术稳定性,是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关键。

  以往,一提到这类行业内的技术瓶颈和关键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国外设备的解决方案。但近些年国内纺织行业飞速发展,从最初的模仿与跟随,“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如今我们很多领域已经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是领头羊的位置,再往前走,已经“没有石头可以摸了”。

  依然以圆机断针监控器产品为例,绍兴的刘先生说:“当时反复试用过国外的几家设备,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接触了国内一家企业的产品,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报太大希望,觉得‘老外’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中国企业很难。但是没想到,结果出乎我们意料,国内产品无论在精度和准确性方面都完全满足了企业的要求!”

  刘先生提到的那家中国企业,就是天津禾田电器有限公司,其负责人总经理张民介绍说:“我们从2006年就开始立项研究圆机断针监控技术,先后进行了5代产品的改进与迭代。像绍兴刘先生提到的飞花阻碍镜头,以及机器震动造成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我们修改100多个方案,经过了上千次的试验,终于在2019年才完全解决,同时获得了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最新一代的断针监控器产品,不仅可以在40针高机号圆机上正常运行,并且保持着连续稳定运行10000小时的行业记录。”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