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这包芯纱,融入金银丝后闪闪烁烁,用在女装春夏季服饰上,太阳一晒格外亮眼。”在兰溪新奥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公司总经理訾化林拿起一卷纱线介绍。作为专业生产高端差异化涡流纺纱线的企业,新奥华从成立便瞄准“特殊赛道”:麻混纺依托天然纤维显高端,包芯纱以特殊工艺让金银丝“藏”进布片,色纺通过特殊纤维与装备实现颜色创新。
作为兰溪招商引资的省重点项目,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差异化”基因。訾化林表示:“我们就要走跟别人不一样的道路,不拼产能拼技术,专做别人不愿做的小订单、技术难度高的产品,靠质量来积累知名度。”这种“小而美”的产品策略,让企业从红海竞争中突围。去年,公司年产值达2.82亿元。本月订单更是排满,其中差异化产品在今年一季度订单占比近50%。
“包芯纱的难度,在于既要包得住,又要包得美。”在生产操作平台前,訾化林抽出一缕泛光的纱线,外层棉纤维包裹着芯部的闪光丝。还有色纺,这类特种纱线加工费每吨达万元,是常规产品的2倍。“这种产品需要特殊装备,没经验的根本做不来。”
为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企业2023年引进16台世界级先进设备,并通过“包厢式”,对产品生产区进行划分。“我们利用透明隔布分割生产区,就像医院无菌室,防的就是纤维交叉污染。”訾化林说。在并条车间,智能化机械设备正将棉条并入不同色系的棉条筒中。“不止棉条筒的颜色有差异,每个筒套还配有不同颜色的筒圈。”訾化林介绍,这套色彩编码体系就像为每批产品配置独特的“身份证”,从根本上规避错批混批的风险。
“从生产计划到能耗监测,从设备运维到质量管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让每个环节都清晰可控。”訾化林介绍,在控制中心,占据整面墙的数字化大屏上,展示着实时数据:48台涡流纺设备正在运转,梳棉工序温湿度精准控制在23℃/65%……訾化林滑动着触控屏,设备运行状态、原料投送、工艺指标、班组排产等信息即刻呈现。“这套系统已在手机软件上实现同步,即便在杭州总部也能远程监管。”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套智能系统正在重塑生产组织方式。企业共有170余名工人,其中一线生产工人约130人,而企业却创造了单月1500吨的产能纪录。“从刷脸考勤到绩效核算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工人每天都能实时查看自己的产量和薪酬明细,这种透明化、即时化的机制极大提升工作积极性。”訾化林告诉记者。
新奥华的智造化,更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原材料选用粘胶、莱赛尔等可降解产品,生产端能耗持续降低。“我们10%的电能来自太阳能,4月或将启用电子储能站,实现谷电储存、峰电使用,进一步节能。”訾化林介绍,与电厂合作高压空气项目,也是节能环保的关键一步。
从传统纺织到智能制造,兰溪新奥华以差异化产品撕开市场缺口,用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借绿色化转型践行社会责任。正如其企业使命“专研差异化纱线,为客户创新赋能”,朝着“全球差异化纱线首选供应商”的愿景,这家企业正以创新为驱动,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新的可能。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