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眼下,在精河县,农户们趁着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开启了各类农作物的抢播工作,春耕备耕正扎实有序地推进。
3月24日,记者在大河沿子镇额勒森陶盖南村看到,棉花种植户苏来满乃的田地里,3台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沿着预先设定的播种线路来回穿梭。工人们紧跟其后,仔细查看开沟、下种、铺膜、覆土等作业情况,田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我现在正在播棉花,今年种了2100亩。3台机子同时作业,一天能播400多亩,按这进度,大概一个星期就能播完。”苏来满乃说道。
近年来,精河县在棉花种植上大力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技”配套的先进做法,推行“五统一”规模化种植管理模式,从源头提升棉花品质。今年,大河沿子镇额勒森陶盖南村首次尝试“棉花+孜然”套种模式,苏来满乃种植的2100亩棉花田均采用了这种套种模式,在棉花品种上,选用了精河县主推的新陆早78号。
“去年种的是一膜三行,今年要套种孜然,就改成一膜四行。以前在南疆种一膜四行时,棉花亩产近500公斤,孜然亩产60公斤左右。今年精河县在推广,而且这边温度提前了10天,和南疆差不多,很适合套种孜然。得知我要套种后,精河县安排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从水、土质到播种机,方方面面都给予帮助,我对今年套种孜然很有信心。”苏来满乃说。
棉花套种孜然是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模式,既能最大化利用土地,又实现了农作物多元化种植。孜然是常用香料,属伞形科孜然属植物,生长周期60—70天,属半耐寒作物,能适应较大温差气候,6月中旬即可收获,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
精河县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技术服务科科长张晓虎介绍:“孜然生长期短,约70天。4月出苗显行,6月15日至20日前后就能收获。棉花前期对水肥需求不大,初花期到盛花期、结铃期才是需水肥关键期,那时孜然已收获,二者在用水、用肥、空间上没有冲突。单位面积种两种作物、实现两季收获,能增加亩效益,降低棉花种植成本。预计孜然亩产可达45公斤左右,毛收入600—800元。”
为保障孜然播种顺利,针对2100亩“棉花+孜然”套种试验田,精河县农业农村局优化播种设备,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对播种机行距调节、种子播种量、滴灌带和地膜铺设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播种精准、高效。
张晓虎表示:“今年春季气温回升快,生育期比预计提前10天。棉花套播孜然模式,是在棉花宽早优种植基础上,利用棉花大行空间套种,为老百姓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能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土地综合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最终实现降耗、降成本、增加收入。”
为加快棉花播种进度,引导科学春耕,精河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各乡镇场,组织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春播一线,全方位提供技术指导,狠抓播种质量与速度,为种植户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棉花精细化、机械化播种。同时,与县直各部门建立联动预防机制,为春播工作保驾护航。
“我们分成6个组,前往6个乡镇场全程指导服务。目前全县9960台机具已检修完毕,能满足各类种植作物需求。春耕期间气温不稳定,我们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媒体、微信群、短信等渠道发布天气信息,减少自然灾害和不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春播工作圆满完成。”张晓虎说。
据悉,今年精河县棉花种植面积达110万亩,目前已陆续开播,预计4月中旬完成棉花播种工作。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