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浪潮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与资源危机的核心路径。对于纺织行业企业而言,绿色转型不仅关乎生态保护,更是重塑商业逻辑、开辟增长空间的战略抉择。
在刚刚过去的202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江苏佩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佩浦”)的展位如同“绿色风暴眼”,席卷整个展馆。展会现场,公司重磅展示的P2T再生涤纶长丝、P2T再生色纺黑丝、T2T生物法闭环再生循环技术,引发行业上下游高度关注。展会结束十余日来,“四叶草”展馆内孕育的绿色风潮,正在不断蔓延,吹向全球纺织产业链,从源头为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走好三步大棋:再生科技突破产业边界
作为一家专注于绿色环保的高新技术企业,佩浦构建了一套从废旧纺织品及塑料回收、再生聚酯切片生产到再生涤纶长丝制造的全产业链体系,真正实现了再生涤纶长丝生产的一体化运作,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低碳循环模式。
“公司创立之初,专注于推广再生功能梭织面料,通过与欧美国际品牌合作,逐步打开市场,成为再生纺织领域的领跑者。后来,公司捕捉到循环再生的未来空间,加大对可持续技术的投入,建立苏北首个再生切片厂,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可控。”佩浦联合创始人王志鹏说道。
近年来,佩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模式、新动能,不断以再生科技突破产业边界。作为中国再生纤维领域的探索者,佩浦始终将“绿色基因”融入血脉,并规划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佩浦通过物理法回收聚酯技术的突破,形成了“洗瓶-切片-纺丝”的再生聚酯全产业链,再生纤维的纯度和质量接近原生级别,满足国际品牌的严格要求。这正是佩浦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的成功第一步。
“第二步是卡乐纺项目,可实现从废旧瓶子到再生涤纶色丝(FixDye)的全产业链生产,目前年产10万吨再生涤纶生产线近日刚投产,15万吨生产线明年将投产,合计将形成25万吨再生涤纶长丝年产能。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全产业链物理法熔体直纺,生产再生涤纶白丝和色丝。”王志鹏告诉记者,本届展会现场发布的FixDye环保再生涤纶长丝,应用recycled dope dye无水上色工艺,可以减少90%用水,实现更绿色生产方式。
在循环再生技术路径迭代的进程中,物理法与化学法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佩浦生物法的革新性突破,正以颠覆性姿态重构行业技术格局。生物法再生(BioCulus)项目正是佩浦要走的第三步,利用自然界的强大催化剂——酶的力量,结合先进的再生技术,将废弃资源转化为全新的产品,实现纺织品从旧衣到新衣的闭环循环生产,打造“纺织品到纺织品(T2T)”的再生模式,如同为每一件废旧衣服安装了无限循环的“重启键”。
破解三大难题:循环经济重塑商业逻辑
从研发到应用,从生产到货架,当实验室的绿色科技突破遇见全球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如何架起循环经济技术产业化到商业化的桥梁?佩浦集团积极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立足江苏洪泽,在美国、瑞典、西班牙、越南、孟加拉设立海外站,旗下全球再生品牌REO-ECO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推动中国绿色科技方案深度嵌入全球纺织产业链、价值链。
佩浦Business Development Director Stefan Edkvist表示,得益于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消费者的高度环保意识,在欧洲国家越来越多的下游客户愿意去拥抱环保,再生纤维在这里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随着更多环保政策的出台和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持续追捧,欧洲市场将持续增长。然而,在保真、性价比、质量方面许多客户仍然存在疑虑,这也正是佩浦正集中解决的三大难题。
在再生纤维保真方面,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系统,记录每批次产品的生产信息,让再生产品拥有独特的“纤维护照”,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通过了全球回收标准(GRS)、OEKO-TEX Standard 100等国际认证,确保再生材料的环保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王志鹏告诉记者,后续还将在再生纤维中植入生物追踪剂,为客户带来更高效、环保的保真方案。
在提升产品性价比方面,佩浦集团通过智能制造降本、循环经济增效,不断提升成本竞争力。“传统再生企业管理一套生产体系,至少需要十几名工人,而我们通过规模化使用智能化设备,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和垂直产业链管控,车间用工大幅减少,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让产品质量更优。”王志鹏说道。同时,佩浦工厂现已覆盖18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通过循环用水和废热回收技术、无水上色工艺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产品质量方面,佩浦从原料把控,到生产过程监控,再到成品检测,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筛选回收原料来源,确保废旧塑料瓶和废纺材料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并对原料进行成分检测,避免杂质影响再生纤维性能;在纺丝、织布、染色等关键环节,部署先进的监控设备和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数据,确保工艺参数精准执行;公司配备专业实验室,开展原料和成品的性能测试,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分析和环保指标检测,并与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TUV SUD合作,对产品进行独立测试,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凝聚多方力量,生态共建致敬美好未来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从纤维到未来,这场绿色变革的本质是生态共同体的交响,政府搭台、协会助力,院校注入创新基因,产业链上下游共舞价值闭环,方能奏响可持续发展的和弦,构建起循环经济生态圈。
佩浦是江苏省洪泽纺织产业链核心企业之一,是其纤维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江苏洪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兴春介绍,近年来,洪泽经济开发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千亿产业”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纤维新材料产业方面,洪泽开发区依托良好的纺织产业基础,紧盯差异化纤维产业生态圈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多纶驱动、优势互补”的差异化纤维产业链发展架构,这也为佩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再生纤维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也为纺织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期间,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助力下,佩浦举办了一场“再生循环,绿动未来——FixDye环保再生涤纶长丝发布会”,发布了FixDye再生涤纶长丝,进一步传递佩浦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携手多方力量共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的愿景与决心。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佩浦从来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通过与院校强强联手不断革新绿色动能。佩浦与江南大学独家合作,共同开发全球领先的“生物酶解法”再生技术,开启废旧纺织品“无限循环”时代;佩浦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合作,2024年打通了废旧纺织品解聚及单体回收再聚合技术的所有堵点,2025年建成“生物酶解法”废旧纺织品中试线。王志鹏表示,接下来,将携手产业链下游各环节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探索多层次、产品性能和功能的高值化循环,构建贯穿“实验室-工厂-货架”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从一个回收聚酯瓶到多元化绿色纤维,从废旧纺织品到时尚秀场的大款,佩浦集团正以技术创新为矛、绿色制造为盾、责任担当为魂,书写中国纺织的可持续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