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过后,位于贵州凤冈经开区的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一颗颗小小的蚕茧经过多个工序,变成一根根绵细的生丝,最后生产出白厂丝、蚕丝被进入市场。
据了解,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期间,香洲区为该公司投入了东西部协作资金700万元,新建4000立方米鲜蚕茧冷冻库,建设了缫丝、打棉、烘茧等设备,切实为该公司推进蚕茧加工和投产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结对帮扶以来,香洲区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总体思路,持续投入1878万元,支持凤冈打造茶叶、蚕桑、肉牛、生猪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品类5个,助推凤冈县茶叶、肉牛、蚕桑三大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稳步提升。目前,全县有桑园5.2万亩,综合产值5亿元,涉及14个镇(街道)、78个村(社区)。2024年,全县蚕茧销售收入较2023年增加10.93%;凤冈锌硒茶品牌价值39.17亿元,全国排名35位,较去年上升4位;牛肉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金额超3亿元;生猪、中药材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壮大。
据了解,两地还以园区共建为依托,培育打造初具雏形的县域优势产业集群2个,推动茶叶、蚕桑产业规模集聚、品牌集成,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累计投入3526.5万元,围绕“基地建设、金融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提升”等,支持茶产业集群建设;累计投入3403.82万元,围绕“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打通市场链及园区配套”等支持蚕桑产业集群打造。截至目前,茶产业集群覆盖茶企3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新茶饮企业1家,直接带动农户2913户实现增收,带动就业11901人;蚕桑产业集群流水线作业型企业7家,其中龙头企业2家,惠及全县75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受益,带动全县近800家经营主体从事种养和成品生产。
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遵义市凤冈县与珠海市香洲区两地,立足于区域优势,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社会事业、稳岗就业等重点工作,促进一大批帮扶项目的成功落地,绘就了一幅幅气势恢宏的精美画卷。
据了解,近年来,香洲区累计争取协作资金超1.87亿元,实施项目116个,完成结对帮扶84个,引导落地企业23家,累计投资额达10.56亿元,实现消费协作11亿元,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17045人。其中,2024年争取协作资金3618万元、社会帮扶资金742.41万元,完成农特产品销售3.416亿元、招商引资2.76亿元,协作成效明显。
山海同云雨,日月照两乡。2021年7月香洲区首批选派干部人才到达凤冈,拉开了两地干部人才协作交流的序幕。两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动率队相互考察对接,亲自研究部署协作工作,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交通住建、教育文化、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对接,交流互访频繁。2024年,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互访交流3次,分管负责同志交流对接4次,开展政企互访交流38批次346人,其中东部到西部地区调研对接29批次222人,西部到东部地区调研对接9批次124人。每月末定期召集挂职干部召开座谈会,总结工作经验,共同研究推动协作工作。围绕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产业合作、消费协作等内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压茬推进各项工作。
一次次对接、一次次互访、一项项措施,为两地推动东西部协作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产业兴则百业兴。发展产业是帮扶协作的根本之策,香洲区与凤冈县一直走在探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路上。
一笔笔资金的投入,一个个项目的压茬落成,给企业提升了效益、给群众带来了收益和便利,让凤冈县乡村振兴步伐走得坚实有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明显加速。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