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整修一新的福漓公路,记者来到位于漓渚镇红星村的绍兴昌荣染织有限公司,可见原来的旧厂房已经拆除殆尽,新建的2幢4层楼车间拔地而起,车间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而在厂区的另一边,又有2幢同体量的厂房已进入结顶阶段。企业负责人赵枫告诉记者,为了提高产出、提升品质,公司投入1.5亿元在原址上进行“二次开发”,厂区的建筑面积从原来的9000平方米猛增到60000多平方米。到今年年底所有厂房全部投用后,将形成拥有250台套高档智能经编机和大圆机、年产2万吨再生丝环保多功能面料的产能,预计销售可达3亿元,企业由此也将告别过去的散小状态,脱胎换骨,走上高端新质发展之路。
说起漓渚镇,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花木之乡”,殊不知,该镇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头——中国“针织名镇”。截至目前,该镇已拥有针织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年产值80亿元,并形成了中义、洞桥、大步、漓渚等4个针织专业村,其中规上针织企业已达44家,占全镇规上企业总产值的70%左右。然而,由于受到发展空间、体量偏小、质量参差以及设备更新等多方面的制约,针织产业这个漓渚镇群众的“饭碗产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如何破解这一瓶颈,该镇以低效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发”,一招制胜。
在该镇的绍兴柯桥大湾染织有限公司年产17000吨再生丝环保多功能面料生产线项目现场,记者看到这里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二次开发”,在原来低效用地上新建的厂房已开始墙面施工。
据介绍,漓渚镇以工业全域治理为契机,以重大项目招引为载体,通过外部招引、内部挖潜、专班推进,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该镇近期摸排出可利用地块20处,合计面积650余亩,其中属于低效利用工业用地的达400多亩。在此基础上,漓渚镇通过零地技改、功能转型和二次开发等多种举措,致力盘活空间。到目前,漓渚镇已有10家企业正在实施或已提出“二次开发”申请,合计可盘活低效用地面积300多亩,新增标准厂房4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0亿元。
与此同时,借着“二次开发”契机,漓渚镇针织企业大力推动数字化车间、专精特新、智能绿色和未来工厂等优质项目落地落实。该镇企业大量引进高端的数控织机、加弹机等先进设备,使装备数字化率提升到70%以上,研发投入近亿元,高档针织面料年产能将提升至百万吨,产值超百亿元。从“腾笼换鸟”到“凤凰涅槃”,“针织名镇”正向“针织强镇”迈进。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