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翔纺织:破“茧”而出,由全线停摆走向再度辉煌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9-11 08:02:54 来源:长沙晚报

  初秋的长沙,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在这个城市流淌的时光中,到处都可以发现收获的故事以及故事后面那一张张历经奋斗而终有收获的笑脸。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沙博翔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博翔纺织”),深深地被厂区内产业工人的笑脸感动了。

  博翔纺织确实应该开心一笑。近日,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订单纷纷涌向厂内,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生活装饰等门类的生产厂家,特别青睐该企业出品的主打产品纯涤线纱(缝纫线)。工人们笑意盈盈地说,现在工厂的生产线都是火力全开,产品无库存、无积压、无欠款,好一派产销两旺的景象!

  这些笑脸的背后,有谁知道,足足历经了40多年的艰难探索,他们才蹚出了一条新路!又有谁知道,这家企业走过了一条怎样的“求生”路径:从国有大厂到破产重组到并购托管,从全线停摆直至再现活力。在博翔纺织走过的这条特殊转型之路上,不知洒下了多少奋斗者的汗水和泪水,才谱写出了老国企复活的新篇章。

  遭遇困境全“线”停摆

  博翔纺织的前身,是长沙第二纺织印染总厂(简称“二纺”)。这座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工厂,当时是长沙纺织工业的一面旗帜,不管是生产设备,还是产业门类,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声名卓著,居于行业排头兵位置。

  一些“老纺织”说,那时的二纺是长沙观沙岭的一道风景,不但有上规模的厂房,厂区内还配套有幼儿园、歌舞厅、农贸市场、医院等,成为纺织女工也是那个时代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能够进入二纺上班,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似乎是一夜之间,这家热热闹闹的国有纺织大厂变得沉寂了。由于传统纺织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上世纪90年代,国内纺织业开始了大洗牌。1998年,全国范围内以纺织业为突破口,推动国有企业解困,要求压缩棉纺生产能力1000万锭,实现产需基本平衡。“压锭”政策一出,传统纺织企业开始左奔右突,想方设法谋求新的出路。

  二纺也走上了重新探索生存和发展之路。如当时许多遭遇困境的国有企业一样,二纺于2001年实施政策性破产,2002年被长沙毛巾集团收购,2006年重组注册为长沙毛巾纺织印染厂,2011年从毛巾集团公司剥离后独立为长沙博翔纺织厂,2014年支持政府滨江新城建设,老厂区搬迁至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个辉煌一时的国有大厂,经历了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一直没有走出困境。企业陷入产品全面退市、生产全线停摆的状态,因此被列入“僵尸企业”名单,“处僵”成为这家国字号老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道世纪难题。

  开辟新路一“线”生机

  2018年12月,转机出现了!

  当年,博翔纺织经公司制改革后划入长沙市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虽然有了新的“娘家”,但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变。

  怎么办?是听天由命,让其自生自灭,还是迎难而上,谋求破茧重生?市国资集团统一了思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开辟老国企复活的新路径。

  从市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走马上任博翔纺织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徐政,对2020年6月履新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他的办公室每天都很“热闹”,只要一进办公室就有许多人“迎接”他:这个找他要买社保,那个找他要加薪,还有要安排住房、要解决医药费的。更有那些企业改制过程中积累的遗留问题,让这位新任企业掌门人应接不暇。他心里很清楚,要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让企业找到新的出路,“企业发展起来了,这些难题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

  企业恢复“新生”,首先要从确定主营产品着手。“作为曾经的老牌国有企业,其实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有一批成熟的技术生产人员,这是能够快速恢复生产的重要原因。”徐政一边在生产车间介绍产品流程,一边深有感触地说,就像我们的每条生产线有一个线头一样,我们的企业也必须有一个叫得响的产品“线头”。经过深入巿场调研和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博翔纺织决定全面退出自身没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产品生产,将主营产品锁定为生产缝纫线。

  老产品翻篇了,但“老纺织”依旧在释放着光和热。

  黄文军,从老厂到新厂,已经在纺织行业干了30年。他现在是博翔纺织纺纱事业部部长,每天上班都坚守在车间里。他说,自己十几岁就进了厂,一直在生产车间一线工作。“现在跟几十年前明显不同了,厂里的机器设备比原来多多了。很多步骤可以实现自动化,如梳理、牵伸、输送、卷绕等。”

  “时间和现实证明,传统老国企也可以创造奇迹。”车间里,黄文军擦了擦额头的汗,向记者说着过往和现在,言语里满是欣慰。

  “现在一切都好了起来,我们又能重回国有企业的车间上班,别提心里有多美。”他说,现在每天来上班,又找到了归属感和自豪感。

  创新转型再“线”辉煌

  退,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进!

  在博翔纺织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如今虽然看不到原来老纺织厂内人头攒动的场景,但另外一种场景生动地注释了这个行业的前行与重塑:新型纺织设备自动运行,接头、并条、生头、络筒、打包、发货,各个环节的工序高效运行,一幅现代纺织工业的图景尽入眼帘。

  如今的博翔纺织,在行业内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响亮。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生产线纱为主导产品的国有纺织企业。企业拥有2万纱锭的生产规模,每年完成生产销售线纱4000吨,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前不久,慕名而来的一位浙江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在博翔纺织一次性订购了50吨线纱。收到货品后,看到质量过硬的产品,这位企业负责人由衷地感叹,没想到一根小纱线,在长沙人手里做出了大文章。

  企业再“线”辉煌,让纺织女工再度感受了企业的荣光。陈冉是1988年走进长沙“二纺”的老纺织人,她回忆说,每天不停地穿梭于织布机之间,这就是自己那个年代的青春与梦想。

  在车间干了30年的陈冉,如今是博翔纺织的工会副主席,虽然不在一线车间工作了,但她每天依然习惯性地到车间走一走。看到车间先进的设备、满负荷的生产,她眼中常常不由自主地涌出泪水。她无限感慨:企业走到今天,真有“九死一生”的感觉,真不容易啊!

  正是由于有陈冉这样一批又一批纺织人不懈地探索与创新,才成就了这份来之不易的事业,才将这家国字号老企业重新推向了时代的高地。今年上半年,“博翔”对车间设备进行了全面智能改造,解决生产环节中的“堵点”问题,车间节省人工劳动近30%。

  9月6日,企业里20台细纱机技改项目已安装调试到位并投入使用。实施技改后细纱落纱时间大为减少,纱线断头率明显降低,管纱的均匀度、卷装量大幅改良,员工现场操作安全系数也显著提升。企业内的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开始建设,预计在年底完成。届时用上清洁能源,预计每年可节约用电成本180万元。

  企业发展稳定后,博翔纺织又开始谋划下一轮的发展方向。企业将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的步伐,已申请了2项专利发明,正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徐政告诉记者,下一步,博翔纺织坚持做精做优主业,寻找战略伙伴,实现纵向一体化发展,要达到年度线纱产销一万吨、营收突破亿元的目标。

  他笑着说,现在终于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过去常常被围堵的办公室,与同事们一道,好好谋划企业的未来了。

  采访手记

  传统也能创造传奇

  走进博翔纺织,油然而生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久违了,在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内,终于又见到了似曾相识的纺织忙的生产场景;

  久违了,在长沙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企业方阵中,终于又看到了国有纺织企业的身影;

  久违了,在色彩缤纷、风格各异的现代企业之林中,终于又感受到了国有企业那种扑面而来的气质……

  一路走过,厂区内没有看到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和价格不菲的办公设备。那些简简单单的陈设,似乎在默默地讲述一个个似水流年的故事;

  一路看过,车间里一张张朴素的笑脸在眼前闪过,眉宇之间总是浮现出作为企业主人翁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走过看过之后,总觉得有一种精神在博翔纺织上上下下传承。这种精神是什么?是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是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是奋发图强的时代担当。

  似乎都是,又似乎不全是。

  通过多次深入采访,我们发现,在博翔纺织体现出来的那种企业精神,其实就像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纱很细,但韧劲很足!

  试想,如果没有几十年的坚守,没有持续不断的探索,没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这样的传统企业肯定淹没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了。

  博翔纺织探索出来的路径,说明了一个道理:传统也能创造传奇!纺织,确实是很传统很传统的产业。传统纺织产品被时代抛弃了,但并没有抛弃整个纺织行业。关键是要重建、重构和重塑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纺织生态。新生态才会催生出新光景。

  网络上有句名言:时代抛弃你,连个招呼都不打。确实,每当产业变革来临时,时代不会挨个拍拍每个人的肩膀,告诉你前行的方向在哪里。要防止被时代的车轮辗压,唯一的办法就是跑在时代的车轮之前。

  世界不会存在永远一成不变的行业,也不会有不可改变的传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传统的变革顺势起舞,时代的奇迹便会应时而生——或许这就是博翔纺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