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领三融合”培养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3-31 09:00:31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

  蚕桑起源于我国,是我国传统功勋产业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力量。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与世界上的蚕桑大国,我国对蚕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蚕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对蚕桑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与要求。但是,我国当前开设蚕桑专业的高校只有3所,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且学生的兴趣不高,导致蚕桑行业专业人才数量较少,制约了蚕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本文所阐述的三引领三融合正是对蚕桑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思想引领、实践引领、创新引领,促进政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从而构建全新的蚕桑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蚕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桑科研国家队历代传承的春蚕精神为核心,将三全育人贯穿整个蚕桑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思政育人的价值,探索政教融合下的思想引路人路径。首先,以价值引领成长行动。通过专业教育、专家讲座、信仰公开课、参观纪念馆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对蚕桑行业的价值感与使命感,激发学生兴农报国的人生理想。其次,以劳动教育树德行动。以蚕桑专业为中心,开展特色的蚕桑劳动教育活动,如养蚕、缫丝、织绸等,并将德育贯穿劳动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实干兴邦的责任担当。最后,以春蚕精神弘扬行动。将春蚕精神蕴含的勤奋、敬业、创新、奉献进行继承与弘扬,对蚕桑文化进行推广与科普,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统合蚕桑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聘请优秀的专家、教授、一线员工等到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同时为学生提供深入基层的岗位实践,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立产教融合下精细化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共建产业课堂。高校应深化校企合作,共建蚕桑产业实践基地,为教学实践提供场地,教师与产业专家共同完成现场教学,提供学生的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和管理能力。其次,蚕桑科技支农行动。组建蚕桑专业科技支农团队,深入我国蚕桑养殖大省,如广西、云南、四川和江苏等地,展开蚕桑行业调研,开展科技支农,通过对蚕桑养殖基地管理等形式,优化产业升级,创新产业科技,进一步提高我国蚕桑行业技术水平,促进蚕桑行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乡村振兴实践行动。高校应积极地鼓励和组织学生深入基层,通过座谈、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蚕桑行业发展现状,了解制约蚕桑行业发展的因素,在实践中践行所学的知识,为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为振兴乡村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在培养蚕桑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将学科、师资、科研、平台等教育资源向学生全面开放,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打造出科教融合的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人才共同培养体系。首先,全程导师结对行动。通过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力。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后完成导师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大一与大二期间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大三期间导师要引导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实践。大四则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和就业指导,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其次,科技创新培育行动。导师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竞赛为形式,以赛促培,加强学生科研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文化科技融合行动。通过高校的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平台,以蚕桑专业的实践活动为核心,对蚕桑文化与蚕桑科技碰撞的美进行艺术解读,将丝绸之路的文明与现代蚕桑科技、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赋予蚕桑新时代的内涵与活力。

  高校在建设蚕桑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时,首先要明确蚕桑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方向,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指引,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贯穿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为国家、社会和蚕桑行业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备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拥有使命感与责任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优秀的个人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青年人才。

  高校在推进三引领三融合理念培养蚕桑行业青年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牢记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校企合作,重视教学实践,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坚持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精神、爱国精神等内容,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保证教学效果。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一,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蚕桑专业的课程进行开发。以行业发展趋势、岗位需求为基础,结合教学课程的目标与特点,在满足教学模式需求的基础上,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环节与企业共建、共享,充分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其二,通过成立行业资源开发项目组、组织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最后,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师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积极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探索适合蚕桑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引导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构建线上线下并行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有效的提高蚕丝专业的教学质量。

  在培养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人才的过程中,高校要积极的丰富实践形式,为学生提高多元化的实践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为蚕桑行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统合多方力量,打造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的实践平台,拓展实践渠道,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加校内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基层以及下乡支农等活动,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当前阶段,科学研究正向着交叉融合的趋势发展,这对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应大力推进蚕桑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建立以科学与蚕桑技术研究为主导,推行产学研合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学科交叉型的教师队伍是为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条件,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格局,让学生能够利用科学思维去解决蚕桑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累相关的经验。因此,高校应加强蚕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组织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以参加专家讲座、进修、交流讨论会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其次,优秀教师、专家教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指引方向。最后,高校要积极的聘用行业专家、企业优秀人才到校内兼任导师,丰富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建立良好的内部竞争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与素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蚕桑行业技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闲暇时间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反思,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自身的师风师德的培养与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对学生实行更好的价值引领。

  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地邀请行业与企业的参与,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保证评价主体的独立性,确保评价反馈真实、客观。构建由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评价平台,在学生学习工作过程中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成效进行反馈,从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积极的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将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在完善评价机制的同时,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引领三融合是对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要深入理解三引领三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改革,重视教学实践,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创新,保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国家、社会和行业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青年人才,为我国蚕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唐亮,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生物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2023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项目《“三引领三融合”培养蚕桑行业复合型青年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3JPXM03)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