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开出“幸福花”

http://www.texnet.com.cn/ 2023-03-02 08:13:38 来源:兵团日报

  “我们的新植棉时代来了”

  2月14日,得知连队棉花种植合作社要给职工推荐今年的棉花主栽品种,一师十四团二连职工杨中陈早早就赶到合作社。

  杨中陈2022年种植的100亩棉花籽棉单产达400公斤,且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双29”,产量质量均为他植棉以来最高水平。

  “兵团的植棉政策好,有着真金白银的激励,我们植棉职工认真选用优良品种,全力以赴提升棉花质量的积极性高涨。”杨中陈说,今年他计划继续种植棉花。

  好政策来源于兵团党委对棉花生产的高度重视。兵团党委切实加强对棉花生产的全面领导,2022年初,兵团棉花优质高产工作座谈会召开,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对2022年棉花重点工作细化分工,做到早谋划早落实。

  2022年,兵团出台棉花生产质量奖补、推荐品种奖补等方案,落实2021年棉花生产奖补资金4笔共2.4亿元,其中包括棉花生产质量奖补资金、棉花推荐品种奖补资金等。以质量补贴为导向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等政策措施精准落实,植棉职工生产积极性、主动性高涨,为实现兵团棉花生产优质高产目标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兵团农业系统科学指导下,在奖补政策激励引导下,植棉职工积极选种师市主推品种。2022年,兵团推荐品种19个,较2021年减少16个,推荐品种集中度在2021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为兵团棉花高产优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兵团落实棉花绿色高质量发展补贴试点奖励资金3000万元,落实棉花质量追溯试点奖励资金5898.45万元,并将加工企业购置籽棉“三丝”清理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兵团党委部署要求由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落地落实落细,最终成效体现在一线植棉职工生产全过程及棉花优质丰产的“答卷”上。

  随着农业高新科技快速推广应用,兵团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整地、播种、植保、收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兵团全面推动棉花产业走优质、高产、高效之路,通过精量播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智能机械设备、节水灌溉技术、精量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棉花新品种及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棉花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从源头上提高棉花品质,降低种植成本,用朵朵棉花托起了职工群众的增收致富梦。

  “从当初追求多到现在追求又多又好,我们的新植棉时代来了。”杨中陈说。

  “种好棉花,今年我会做得更好!”

  冰雪日渐消融,树上的鸟儿欢唱起来。2月15日,六师共青团农场五连职工袁家强早早赶到新疆准噶尔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共青团农场分公司,一番询价交流后,预订600公斤“中棉113”棉种、25公斤微生物菌剂,还有30吨氮磷钾肥等。

  “2022年我有95亩棉田播的是‘中棉113’棉种,产量质量双提升。今年我要多种棉花,计划种300亩!”袁家强说,种出好棉花,备耕是关键,种子是关键中的关键。

  几年前,共青团农场职工大多自行选择棉花品种,品种多而杂,加上管理不到位,造成棉花质量整体下降。近年兵团、六师五家渠市大力推广棉花“一主两辅”用种模式,实现棉花优质高产。

  棉花品种优中选优,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精量播种,使用无人机植保,实施机械化采收……袁家强尽享兵团棉花高产技术成果红利,近年棉花质量不断提升,收入持续增加。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袁家强也四处忙着采购棉种和农资,对种子进行包衣灭菌防止低温烂种。忙完这些,春播也开始了。

  去年3月,袁家强把种子、地膜、滴灌带拉到地头时,看见装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已在一旁等候。只见驾驶员轻点屏幕规划好线路,播种机便轰隆隆地进地,播种、铺膜等一气呵成。95亩地,大半天就播完了。“多年前,这么多地,4、5个人至少4天才能播完。”袁家强感叹道。

  播完种后,袁家强开始铺设水管,在专家指导下将微生物菌剂溶入水中。湿润的土壤、充足的养分、温暖的阳光,让棉种很快发芽,绽出嫩绿的叶片。

  去年6月,袁家强掏出小铲子挖了两株棉苗查看长势,只见应用微生物菌剂的棉苗扎根深、侧根多、棉秆壮,长势喜人。

  去年7月,迎来重要田管时节,棉花打顶关系着棉花授粉等的质量。那时,袁家强面临两种选择,是人工打顶,还是药物封顶?药物封顶快捷,且比人工打顶每亩地省40元。“但药物打顶不易精准掌控剂量,会对棉花生长造成影响。”在连队“两委”指导下,袁家强选择人工打顶。秋后,袁家强地里的棉花单产比实施药物封顶技术的棉花高出约30公斤。

  秋风渐起时,棉花大面积吐絮,到了收获时节。伴随着隆隆的机车声,袁家强的95亩棉花半天就采收完毕。“用的是‘兵团造’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采收快,采净率也高,在96%以上!”回忆起去年收获时的场景,袁家强又自豪又高兴。

  “以往人工采收,每天要重复弯腰成千上万次,每年近60天从日出采到日落。”袁家强感慨万千,“那时候种棉花不怕种,就怕收。”

  辛勤的付出换来满满的收获,2022年袁家强种植的棉花,籽棉单产达到530公斤,为历年来最高,被轧花厂确定为一等棉,收入达到15万元。“种好棉花,今年我会做得更好!”袁家强信心满满地说。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