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棉花打顶及中后期田管技术要点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28 16:43:26 来源: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当前正值棉花打顶关键田管期,为落实好棉花中后期田管关键技术,搭好丰产架子,夯实丰产基础,博州农业农村局组织棉花专家,研究制定了《自治州棉花打顶及中后期田管技术要点》,请各县市结合实际,抓好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一、主攻目标

  以迟发增早,增结伏桃,防贪青晚熟为主攻目标,“因苗因田因品种”实行分类管理,以强化水肥调控管理为关键,达到“六月花、七月铃、八月絮”的高产早熟高品质目标。

  二、按期打顶

  为建立与机采相适应的棉花栽培技术,确保7月25日前棉花红花上顶,使顶部棉铃完全成熟,增结多结上部果枝成铃。今年博州棉花人工打顶时间7月5日前结束,化学打顶时间7月10日前必须结束。

  ㈠打顶原则。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根据棉花品种、密度、长势等方面具体而定,生育期长的品种早打顶,生育期短的品种晚打顶;亩株数高的早打顶,亩株数低的晚打顶;花位低的棉田早打顶,花位高的棉田晚打顶。按照时间靠后、集中打顶的原则,受灾棉田要早打顶,力争实现一台果枝双桃。以10-11万台/亩总果枝数为目标,亩株数1.3万株以上的棉田,平均达到8台果枝即符合打顶条件;亩株数1.1万-1.3万株的棉田,平均达到9台以上果枝即可打顶;亩株数0.9万-1万株的棉田,平均达到12台以上果枝即可打顶;平均株高达到80-85厘米,即使果枝台数不符合打顶条件也必须打顶。

  ㈡打顶方式。棉田单株果枝少于9台、亩有效果枝不到10万台的棉田要采用人工打顶,打去“一叶一心”,即打去顶尖和一片刚展开的小叶。博州棉田7月5日前单株果枝达到10台以上、亩有效果枝达到11-12万台的棉田,可选用合适的化学打顶剂进行打顶。因此建议人工打顶时间为7月1-5日,化学打顶打顶时间为7月7-10日。

  三、塑形化控

  ㈠针对人工打顶棉田

  人工打顶后,一般化控2次。第一次在打顶后5-7天,顶部果枝节间伸长至5厘米以上时,亩喷施缩节胺5-7克;8-10天后进行第二次化控,要适度重控,一般亩施缩节胺8-10克左右;打顶后株高控制在75-85厘米,喷施缩节胺等要使用吊杆喷打,对减少赘芽发生、塑良好株形,提高产量有良好效果。

  ㈡针对化学封顶棉田

  化学封顶前3-7天,应先采用缩节胺3-5克/亩化控,再化学封顶。化学封顶后5-10天,再进行缩节胺10-12克/亩重控塑型。对旺长和水肥充足田块,一定要注意封顶剂使用后缩节胺的及时重控;针对长势中等或偏弱的棉田,要适当调整施肥结构,尤其7月下旬以后,这类地块容易发生红叶茎枯病和早衰,可适当增施磷钾肥等。

  四、田管措施

  1.要因地、因苗、因品种不同采取分类管理。当前博州棉花已陆续进入初花期,此时棉花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2-30℃之间,而当前最高温度已达到36℃以上,受高温影响,将会造成棉花生育进程迟缓甚至停止生长。建议:一要加强灌水管理。在总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滴水频次,降低每次滴水用量,改善田间环境,保持花粉活力;二要减少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增强棉花抗逆性。

  2.棉花打顶后在确保棉田不受旱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水肥,促进花位往上提,待棉花进入盛花期后,增加水肥投入,棉田视苗情长势随水滴施化肥,满足花铃期棉花对肥水的需求,提高棉花成铃率和单铃重。在棉花盛花期再喷施一次硼肥,每亩喷施速乐硼40克,防止棉花“花而不桃”。

  3.要高度重视棉花中后期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重点防控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和棉盲蝽,减轻对蕾铃的危害。用药期间,注意农药的科学合理轮换使用,严禁使用广谱性农药,注重保护利用天敌。在此期间滴水追肥时要增加磷、钾肥的用量,同时降低水量,有效防止棉花黄萎病的蔓延;配合随水滴施1-2遍枯草芽孢杆菌、菌乐土等生物菌剂进行防治。

  五、防范气象灾害

  要加强监测预警,重点防范冰雹等重大气象灾害,及早发布预警信息。针对冰雹灾害,重点监测冰雹云,坚持防雹火箭弹作业点位前移,提前人工干预,减轻冰雹灾害。针对高温天气,加强水肥调控,缩短灌溉周期,防止棉田受旱。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