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利用 四川武胜舞动蚕桑产业链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26 09:34:48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近日,笔者走进武胜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只见道路两旁桑树青葱嫩绿,长势喜人,蚕农们正忙着采摘桑叶。

  养蚕大户雷庆平对笔者说:“我流转了160亩土地进行栽桑养蚕,有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蚕茧质量好,价格也不错。今年前两批蚕茧销售约5400斤,每斤价格32.5元左右,效益可观。”

  桑园种菌农户年收25万元

  武胜县拥有悠久的栽桑养蚕缫丝历史,被誉为“中国蚕桑之乡”。近年来,该县稳步推进优质蚕桑基地建设,提出了“综合开发增效益”的理念,通过变废为宝、提高复种指数、林下养殖种植相结合等方式多元增加蚕桑产业收益。据介绍,当前全县蚕桑种植面积近5万亩,今年预计综合产值将达10亿元。

  作为桑枝菌龙头企业,四川芝皇农业开发公司大量收购农户的桑枝作为基料生产黑木耳、香菇、猴头菇,实现变废为宝。该公司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带动了全县发展桑枝菌集体经济26个,种植大户52户,种植农户200余户,种植桑枝菌500万袋,产值达到5000万元。依靠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武胜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雷庆平就是受益人之一。平时他不仅养蚕,还会种植羊肚菌、灵芝等经济价值高的菌类。“每年4—10月我主要养蚕卖茧,其余时间就种菌。去年,仅种菌收益就有25万元左右。”雷庆平笑着说。

  桑园养殖成为新亮点

  蚕桑养殖期结束后,土地并未闲置。农户在树下种植马铃薯、胡豆、大豆、红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价值高的羊肚菌、大球盖菇、赤松茸、灵芝等菌类和榨菜、辣椒、南瓜等时令蔬菜。这种巧妙的农业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增加了农产品的多样性,为武胜县的蚕桑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桑园养殖也成为新亮点。在桑园中圈养鸡、鸭、鹅等家禽,发展“桑园鸡”“桑园鸭”“桑园鹅”。家禽在桑园里自由觅食,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家禽粪便可肥沃土壤,减少了桑树的肥料需求,实现节本增效。桑园间,呈现出一片“田园桑叶绿,圈中家禽欢”的景象。

  近年来,武胜县投资1.8亿元建设丝绸文化五星级酒店、桑枝菌科技博览园,串联蚕桑主题公园、桑葚采摘基地、养蚕工厂、桑枝菌制种基地等,形成了两条以桑、蚕、丝、菌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