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的长三角之旅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24 11:32:52 来源:嘉兴日报

  每天上午7时,距离桐乡市濮院镇100多公里的昆山市巴城镇浅牧服饰加工厂,正是忙碌的发货时间,4000余件羊绒大衣装车后,搭乘长三角直达物流专线发往各地。

  在濮院开档口,在上海签约设计师,在江苏建生产基地……桐乡市浅牧服饰有限公司每一件成衣的背后,都是一场整合长三角各类优质资源之旅。

  长三角地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缘相近。“一体化”土壤孕育了纺织服装万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毛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濮院联动长三角城市,不断拓宽“朋友圈”,带起长三角全链“流水线”。

  时尚“流水线”

  6月下旬,浅牧服饰迎来生产旺季,依托优质销售网络,订单较往年翻了几番,如今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

  “长三角一体化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桐乡市浅牧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荣告诉记者,如今生产一件衣服,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从原材料到纱线面料再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拥有长三角众多盟友。

  在濮院镇,像浅牧服饰这样生产外拓、设计外延的企业不在少数。上海研发力量雄厚,江苏服装制造业强,濮院集聚度高,各具优势。同时,长三角的“24小时”包邮圈、濮院物流长三角专线,也为线上线下销售提供保障。

  除了对外招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走出濮院,链接优秀设计师。去年,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子公司,以近水楼台的优势专注于招引、培育设计研发人才

  伴随市场不断壮大,濮院时尚产业迈向“总部经济”。作为一家以高级针织为核心产品的生活女装品牌,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就砍去生产端,只保留设计研发和终端销售,走上了“微笑曲线”两端。

  2019年,浅秋在上海成立设计研发中心,“上海是时尚大都市,设计师能及时接触、采集前沿的时尚信息。在濮院,设计师可以接触机器设备和材料,了解终端市场信息。”该企业人事经理高宏伟告诉记者,如今设计师都是“两头跑”,既紧跟时尚,又紧贴市场。

  在你来我往中,一些著名时尚设计研发平台也开始布局濮院。总部位于上海的“POP设界”便是其中之一,自2019年落户濮院以来,已累计孵化服务创意设计团队86个,原创设计师339名,入孵企业年单设计服务的销售额达8442万元。

  “链”上长三角,政府不断搭台。“濮院杯”PH Value中国针织设计师大赛在上海举行决赛,为企业“众筹”设计师。濮院毛博会自2016年搬至上海,吸纳优质时尚资源。

  濮院镇还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南通大学等院校加强产学研合作,走出一条“研发在高校、转化在濮院”的创新之路。

  角逐新赛道

  滑雪服、瑜伽服、户外服……走进中国·濮院运动针织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心场馆,极具未来元素的运动针织产品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产业日益发展,濮院将目光锁定“户外运动针织”这一新兴产业。在布局新赛道时,濮院和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再次联手。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智能针织设备生产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在濮院有着庞大的客户群体,常年有技术服务团队驻扎濮院。

  “慈星最大的客户群在濮院,一线成型机器和数字化工厂系统,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慈星产品设计总监潘吉焰告诉记者,濮院和慈星都面临传统针织转型升级的问题,逐梦运动针织,不谋而合。

  去年年底,濮院与慈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3月,慈星数字针织研究院项目启动建设,预计8月正式运营。

  “运动针织将成为濮院针织发展新的增长极。”潘吉焰表示,慈星此次几乎将整个研发团队都搬到了濮院,正在推动纱线研发、产品设计、新材料产学研合作等,人员全部到位后,预计研发设计人才将达180余人。

  同时,濮院在搭平台、聚人才、促交流等方面发力。今年5月,濮院运动针织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心揭牌,该中心吸纳了材料研发、设备开发、数字设计、品牌推广等领域的多家长三角龙头企业,推动运动针织产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慈星和“POP设界”都是中心骨干成员。“我们拥有丰富的设计师资源、权威流行趋势机构,将助力濮院成为运动针织产品的行业领导者。”POP设界·桐乡总经理陈海洪表示。

  唱好“双城记”

  长三角高效的交通互联网,打破了空间边界感,让工作创业在此城,居家生活在彼城成为常态。

  数据显示,目前濮院在册流动人口数量161464人,其中长三角人口数为50629人,占比将近三分之一。

  上海资深设计师徐虹曾服务于多个知名品牌,去年,她在濮院打造了自己的工作室——沐栖,开始自主创业。依靠“1小时交通圈”,她实现了两地通勤,一个星期至少有4天来濮院。凭借出色的设计才能,她很快拥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体。

  “这里的老板紧跟时代潮流,勇于接受新事物。如今设计成了他们竞争市场的关键筹码,对于设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徐虹说。

  濮院有产业富矿、有创新氛围,让越来越多来自长三角高水平创新人才、技能人才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在直播间内,是网红达人打造的一个个创富神话;在摄影棚里,时尚模特为新款服饰赋予生命力……他们大多是像徐虹这样“双城生活”的“长三角人”。

  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更离不开优质的服务。濮院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了VIP组团服务3.0,依托桐乡市“长三角一体化”办事项目清单,为长三角居民提供“只跑一次”服务,让他们有了更多“同城待遇”,不是同城似同城。

  为了让“长三角人”离乡不离党,濮院探索与流出党员较多的当地党组织建立联建共建、双向共管机制,目前已成立了3个驻濮院流动党员党支部,吸纳流动党员75名。

  巧合的是,记者此次的采访对象潘吉焰就是一位“长三角人”。他老家在安徽,之前常年居住在宁波和上海,如今更多时间待在濮院。“一体化发展说的不仅仅是产业,更是‘长三角人’的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潘吉焰说。

文章关键词: 服装   长三角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