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标准化工作,提升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超过60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50%以上,2020—2023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连续四年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对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连续30年居世界首位。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成为我国率先进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工业门类之一。制造创新、材料创新、产品创新系统性发展,我国纺织科技创新已进入“并跑、领跑”并存阶段。高性能纤维产能占世界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纺织机械自主化率大于75%,高端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国产化率大于50%,在关键应用领域的国产化率稳步提升。
产业用纺织品是我国纺织工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自然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治理中具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在各级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牵引下,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速发展、创新活跃,2023年纤维加工总量超过2000万吨,十年间增长超过1倍,位列我国纺织三大终端消费领域第二。我国已成为全球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门类最齐全、产品种类最丰富、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国际贸易合作、技术交流不断深化,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中国工程院《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指出,我国纺织技术与装备、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家电产业等五个优先发展方向,预计到2025年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作为纺织工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在非织造布及制品、航空航天刚性柔性复材、高性能海洋绳缆、特种防护面料、高精度纤维滤材、高性能医卫纺织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应用范围加速拓展,已逐步实现由并跑向领跑的角色转换。产业用纺织品也是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美国、德国等分别出台了相关国家战略,力求保持其全球领先优势,并在科技和标准化等方面对我国进行限制。为进一步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对提升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服务保障能力,推动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国产化替代,强化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长期高度重视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实施以来,在国标委和工信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优化、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联动以及消费品标准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优化方面,2023年行业获批筹建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是优化和完善我国纺织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架构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强化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标准化管理职能,有效服务行业发展需求、构筑科技创新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更为坚实的标准技术支撑。
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方面,紧跟行业前沿科技和应用创新步伐,加快先进基础材料、产业链关键产品标准研究,重视标准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海洋平台定位系泊纤维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索、核电冷源系统用拦截网具、自润滑轴承用聚四氟乙烯粘贴衬等系列产品标准,作为产业协同与技术协作的桥梁和引擎,有力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支撑海洋平台、核电工程、高性能轴承等重点产业稳链强链。
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联动方面,积极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实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一体化融合发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急救援特种防护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中,电弧防护织物、防熔融金属飞溅织物、低延伸夹芯绳索等重点成果的标准化,对于推动应急防护产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保障职业工人的生命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消费品标准水平提升方面,紧跟消费趋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践行“标准塑造美好生活”。行业对标发达国家消费趋势,前瞻性开展可冲散卫生用非织造布生产及评价技术研究,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开展可冲散卫生、擦拭用品的认证,有力支撑了厕用湿巾市场快速高质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国可冲散厕用湿巾产品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23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在口罩产品质量提升方面,行业围绕口罩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痛点,制定发布超透气口罩、口罩透气性评价与分级等标准,开展标准宣贯、指导企业贯标。目前,超透气口罩不仅在民用领域成为消费新宠,在医疗领域也深受众多医务人员喜爱。
三、持续发挥标准化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
一是,高质量筹建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健全支撑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纺织加工技术和高性能纤维的不断突破,为产业用纺织品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在标委会的筹建过程中,行业将针对产业用纺织品学科交叉多和应用场景广等特点,加强与应急安防、航空航天、环境保护、海洋产业等应用领域的合作与协调,支撑产业链协同发展目标,构建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体系,更好地提升标准的产业链服务保障能力。
二是,持续推进行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及科技成果的标准化工作。近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填补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闪蒸法非织造布、蜂窝结构用芳纶非织造布,以及海洋平台系泊、远洋捕捞、深海养殖等绳缆网产品陆续实现国产替代;超高温烟气、超洁净空气、药品疫苗、废水废液等过滤用纤维滤材,消防、武警、部队、高危作业用高性能防护纺织品也取得较大技术突破。未来,行业将聚焦上述领域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发挥好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服务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先导支撑作用。
三是,强化行业质量基础能力建设,补齐产业共性关键检测技术和评价能力短板。应用于安全防护、液体过滤、柔性复材、高性能绳网等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是服务下游应用领域的“关键小材”,受市场应用规模限制,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和社会投入积极性不高,以及对材料的防生化、防电弧、土工材料耐久性、绳索拉伸疲劳、固液分离精度等关键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能力供给不足,制约了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行业将积极借助国家相关标准化和科技项目,通过推动实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项目等,提升产业用纺织品研发关键基础能力,破解行业检测与评价难题,为高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