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推动广西河池蚕茧产量稳步提高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19 09:14:17 来源:河池网

  在喂养蚕种的桑叶上喷施微生物菌剂后,培育出来的小蚕体质明显增强,成活率高,蚕茧产量可增产13%至15%。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种养技术在广西河池的推广普及,提高了蚕种脓病和其他病害的防御力,蚕茧产量稳步增长。截至5月底,河池市蚕茧产量达6.53万吨,同比增长31.41%,蚕茧收购价格处于历史高位。

  6月18日凌晨5时,金城江区五圩镇塘降村蚕农韦丽涛早早地守候在蚕房,等待收购人员前来检验第五批蚕茧。通过对蚕茧分拣、验级和称重后,工作人员告诉她:“一共145公斤,按每公斤58元的收购价,这里一共是8410元。”据了解,由于桑蚕生长极易受到病虫害侵袭,加之今年连续雨季和气温波动,桑蚕健康成长面临极大挑战,作为金城江区首批采用微生物技术养殖的蚕农,韦丽涛家的蚕茧质量均保持4A级的较高水平。

  2022年,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通过推广使用微生物菌剂喷施和增施有机肥,实施桑园低产改造,全市每亩桑叶增产10%至30%。目前,微生物种养等新技术服务已经覆盖全市70%的家庭农场及蚕农。

  微生物种养技术能真正做到“一土一配比”“一户一策略”。相关专家技术团队结合河池土壤、气候等实际条件,经过4年多的实验,成功调配出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微生物配比。2022年,在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蚕农韦丽涛家引进该项技术,当年就实现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显著提升。2023年全年,韦丽涛家养蚕10批,产量1500公斤,收入达8万元。

  “虫病少了,收入多了,养殖过程更省心了!”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的增产增收,让韦丽涛养殖信心大增。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2024年初,韦丽涛投资新建一个蚕房,面积由原来的100平方米扩大到350平方米。

  在宽敞明亮的新蚕房里,韦丽涛一边用微生物菌剂对新蚕房地面进行消毒,一边向记者介绍,新蚕房投入使用后,每批能养一张半的蚕,坚持使用微生物技术种养,能克服春蚕期天气阴雨多湿、温度高低交替、日夜温差激变等不利因素影响。目前,新蚕房已结茧第五批,第六批也进入五龄四天,每批蚕茧平均产量均达到150公斤左右,最高的一批能达到190公斤。

  韦丽涛采用新技术养蚕的成功经验,吸引周边众多蚕农前来学习取经,更带动整个村庄的蚕桑产业发展。目前,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使用新技术,塘降村的蚕户也从69户增加到了90户,推动全村蚕茧产量和质量双丰收。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