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长丝织造产业织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13 17:04:33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长丝织造产业是保障纺织行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的基础支撑,带动材料创新、装备创新的重要引擎,维持全球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的关键力量,在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中处于特殊地位、具有重要价值。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我国长丝织造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产业韧性强、活力足,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为深度把握行业发展走势,了解吴江区长丝织造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5月21~24日,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在会长王加毅的带领下,深入吴江区调研,实地走访了盛泽镇、平望镇和桃源镇等重点地区近60家企业。

  一、2024年以来企业订单稳定,开机高位

  走访调研可知,吴江地区长丝织造企业以订单式生产为主,2024年以来,整体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织机普遍满负荷运转,库存压力不大,订单基本排到6、7月份;印染、后整理企业接单稳定,3、4月份出货爆单,进入5月热度稍退,交期加快,开机仍处高位;多家贸易企业表示,目前订单完成预期目标,整体预期较去年稳中有升。

  同时,有企业反映低端产品内部竞争加剧,存在量升价跌现象,利润水平略有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多数企业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在增品种、提品质上不断发力,生产出的差异化、特色化、功能化产品价格友好,在内外销市场中掌握竞争优势。

  二、聚焦新质生产力,吴江区纺织取得新进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近年来,吴江以盛泽镇为代表,全力打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培育新质生产力主阵地,取得了新进展。

  (一)工业上楼,有效盘活土地资源

  吴江区紧抓“产业更新年”契机,聚焦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产业“焕”新发展。在政府的引导、鼓励下,达飞、中冠、攀越等织造企业积极响应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规划,建设多层厂房,竖向安排生产流程,从上到下分别是原料车间、前准备设备车间、织造车间、验布车间及仓库,通过“织机上楼”“工业上楼”,高效利用存量土地,提升容积率,进一步提高亩均社会贡献和企业发展质量。有纺织企业工业上楼后,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达到A类。

  (二)技术创新,加快“数智”转型步伐

  紧抓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次调研走访中发现,吴江区,尤其是盛泽镇的大部分企业都在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积极淘汰老旧设备,分批次置换新设备。

  调研了解到,多家企业正在淘汰老旧设备、分批次置换新设备。新设备大都配备共轭凸轮、电子多臂等先进开口机构,采用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电子双储纬器、永磁直驱电机及数字化电控系统等成熟技术,稳定高速,品种适应性强,利于产品开发、提高生产效率,更加节能环保。有企业购置了最新的津田驹8200喷水织机,也有企业也积极选择日佳、引春等国产织机,配备牛牌、常熟纺机的龙头,据企业反映,随着设备性能的不断优化,国产织机已逐步成为企业首选。还有一些企业置换了一部分喷水织机指标,购买喷气织机,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产品附加值。据了解,去年吴江地区共购置了进口喷气织机7000台,国产喷气织机3万台。

  2.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智改数转网联”是必由之路。汉塔、德伊、福华等企业通过应用ERP、MES等集成系统,实现生产工序实时监测、自动排产等,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福华现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所有生产、办公工序均可在线监测和追溯,实时反馈生产过程,同时通过甄选供应商,打通上下游数据、信息流动堵点,达到系统融合的效果。

  3.推动技术改造,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改造是提升生产效率、节能增效,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调研中发现,企业在置换新设备的基础上,还积极进行技术改造,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的目的。亚金对倍捻机的卷绕机构进行改造,加工后的筒子可直接作为纬丝上机织造,省去络丝工序,降低能耗;春隆采用整浆联合机,将整经与浆丝工序合并,省去了经轴储存、搬运、装卸工作,缩短生产流程,提高了效率。

  4.先进的前准备设备得到推广使用。

  本次调研走访中发现,吴江区织造企业非常重视前准备设备的先进性和高效率,积极推广使用新设备。兴林发配备较为先进的津田驹700型浆丝机,可以实现两个轴同时上浆,减少轴和轴之间的张力差异;多数企业配备了自动穿经机,无论是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都达到了运行平稳、效率高,减少用工的效果。

  (三)产品创新,开拓多元化开发路径

  调研发现,企业都普遍认为要做好产品研发工作,实现长丝织物的功能性、差异化不断突破,持续提升供给质量。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也成功探索了多种创新路径。现在较为成熟的有以下几种:

  1.主动强链延链补链,增强开发系统性。

  长丝织物产品创新是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全产业链改进与投入的成果,其中织造企业承担着组织策划和计划推动的核心作用。调研中发现当地的织造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目标追求,在原有织造的基础上主动强链、延链、补链,充分掌握研发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实现产品创新的系统化发展。有企业配置喷气织机,深度挖掘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等亲水性较好的短纤和长丝进行交织的应用,开发了醋酸交织、粘胶交织、铜氨交织等面料,最大程度发挥产品创新优势;有企业配备加弹、倍捻、复合、空包等丝线深加工设备,从原料端丰富产品种类,延长产品生产线,抵御市场跟风模仿风险;还有企业投资了印染、后整理等装备,赋予面料更多差异化和功能性。

  2.加强产业链合作,提升开发效率。

  吴江地区拥有靠近市场、贸易便利、加工能力强、产品质量高等区位优势,贸易企业集聚明显,本次调研走访了多家贸易企业及工贸一体企业,结果显示在产品开发上,工贸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从原纱功能性,到织造创新,再到染整创新,不断追求产品的差异化、高端化、特色化。

  以优布家族为例,企业主攻产品研发和白坯贸易,在原料端与化纤厂合作定纺,从源头开始研发自己独有的产品,并对研发产品有定价权;同时精选织造合作伙伴,严格控制产品下机质量;与印染和后整厂合作,结合流行趋势,对开发的坯布进行染整打样,并做好样布和整理相关工艺条件;最终进行成衣设计和制作,再向客户展示。一旦客户选中面料下单,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白坯和成品的整套生产工艺。在服务好品牌及服装企业、保证上下游都有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效率。

  企业还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中大自建的实验室已通过CNAS认证,是企业质量的保证,减少客户送检流程,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满意度。嘉耀配有“两室一厅”,即实验室、设计室和展示厅,一方面有利于产品开发、掌握面料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客户提供便利和保障。

  3.锚定细分领域,发力差异化赛道。

  现今,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同质化竞争容易陷入价格战,甚至被市场淘汰,只有深耕细分领域,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才能在占据属于自己的竞争高地。

  福华深耕户外防晒领域,做精做细做专,成功开发了辐射降温面料,可用于制作帐篷、天幕、遮阳伞等户外用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可降温5~20℃;用于制作电动车坐垫、车顶遮阳挡、汽车罩等车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可降温10~30℃;用于制作防晒冰袖、户外遮阳帽、户外工装、特种防护及运动防晒等服饰,持久曝晒凉感,抗UV100+,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可降温2~10℃。福华掌握核心科技,对这款降温面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集盛主要生产宽幅、特宽幅卷帘面料,储备品种1000多种,采用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生产模式,今年计划新上3.9米幅宽的新型织机,进一步丰富面料品种,实现差异化生产。

  (四)配套齐全,多方力量协同发展

  以盛泽为代表的吴江地区,已在坚实的长丝织造产业根基上形成了从纺丝、织造、印染后整理到服装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并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形成了发达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服务配套体系。

  本次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还走访了一些产业配套企业。有原料生产企业,如泓聚主要生产ATY产品,春盛主要生产差异化涤纶,京奕主要生产涡流短纤纱,三发主做化纤长丝的差异化加弹等。还有企业专做织造的前准备配套,巨龙有10条前准备生产线,专门加工织轴。绸都网和福布丝两家网络服务公司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长丝织造及贸易企业提供宣传、推广服务。此外,调研组还走访了一家培训企业和一家检测公司。可以说吴江地区汇聚了多方力量,齐心协力、协同创新发展,正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长丝织造阵地和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集群赋能添力。

  吴江区是长丝织造产业体系配套最完善、产业链韧性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长丝织造产业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调研发现,今年以来,吴江区长丝织造产业正以高昂的发展劲头,凝聚最强的发展合力,奏响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旋律,向“新”而行、提“质”奋进,织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