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丝绸遇上新兴的人工智能:50平方米就能开一家丝绸厂 2小时就能交货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12 17:12:56 来源:杭州网

  “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在不少人的眼里,丝绸如同江南的女子,婉约、优雅,是东方韵味的代名词,但是其背后的生产过程,却与这细腻的外表形成巨大反差: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规上印染企业近2000家,每年产生的污水排放量超过20亿吨,约等于150个西湖。

  面对这一“卡脖子”痛点,传统纺织行业如何破茧重生?记者走进万事利科创中心,一楼大厅的机器正在来回滑动,声音非常小,2小时后,原本放进去的一块素色坯布,输出为一匹四四方方、设计精美的丝绸。放在以前,这一场景实在不敢想象——生产环节不用再排放污水、废水,也没有了高能耗,相当于一个笨重的胖子极速“瘦身”逆袭,身段变得轻盈、纤细,促进了千百年来生产方式的革新与进步,也让“轻丝绸”这一中华文化符号表里如一。

  纺织业告别“水洗”工艺摘掉了高污染的“帽子”

  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万事利展示了从现场设计到生产再到成品交付仅需2小时的惊人效率,而且全程无污水排放,这背后得益于一台集喷印、后整理等全工艺流程于一体的数字化无水印染一体机。

  它的核心技术在于无水印染,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通过人工智能精确控制染料用量,实现了污水排放减少99%,印染节能40%—50%,染料用量降低20%—30%的显著成果。

  “水洗”这道工艺一直以来是传统纺织业的“痛点”,正是这个环节产生了大量废水。据万事利集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楼玉峰介绍,传统的印染生产,面料跟纤维的结合能力比较差,残留了非常多的颜色,必须要有一道水洗的工艺,但是具体用料多少,即便资历再深厚的老师傅,也无法做出精准判断,因此需要在染色后洗掉未附着的颜料,这中间就会产生的大量的废水排放。

  而无水印染一体机的创新恰恰可以精准预判,实现染料与坯布100%的结合,附着在纤维上的染料可以一滴不多,实现从打印到成品中间完全没有污染产生。虽然只是一个环节的省去,带来的却是千百年来的行业革新。

  开一家印染厂如今50平方米就够了彻底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

  污染降下去了,生产效能会受冲击吗?会,而且是颠覆性的。这项“一体机”对于纺织印染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是全方位的,甚至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

  楼玉峰举了个很生动的例子,以往想投入一家印染厂,起码需要找个5000平方米的用地,建厂房、搭机器,等到都准备好可以投产了,发现生产流程又特别长,印染面料起码要500米起订且工期至少半个月,这对于现在快节奏的时尚消费趋势来说,显然是落后的。而“一体机”现在只需要50平方米,1米面料就可以下单,2小时拿到成品,实现“先销后产”,也为解决纺织服装行业的库存痛点提供了可能。

  放在以前,人们往往把传统产业等同于落后的低下产业,想到丝绸产业,对应的是笨重的机器、林立的厂房、中老年消费群体,如今,五千多年历史的丝绸遇上了新兴的人工智能,靠着智能化、绿色节能等技术瓶颈的突破,老牌国货轻装上阵,向“新”出发,期待不久后,丝绸将活跃于年轻人的生活中,引领“新中式”的时尚风向标。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