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现代化“国际纺都” 奏响纺织新篇章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6-05 09:12:22 来源:浙江日报

  刚刚过去的5月,春的诗意未尽,夏的绚烂已至,正是一年生机盎然之时。在中国的纺织之都、浙江的创新强区——柯桥,2024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2024柯桥时尚周(春季)联袂来袭,7万余全球客商、20余场创意活动,合力掀起勃勃商机。

  如火如荼的展会背后,是柯桥区建设现代化“国际纺都”,加速推动纺织领域市场、产业、科创“三大优势”转化为“三个高地”,砥砺奋进打造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质效改革建设样板。

  从“水上布市”到“马路市场”、再到“国际纺都”,从“一根丝”到“一块布”,再到“一件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向“新”逐“质”,柯桥纺织正不断实现产业突围、市场迭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时尚赋能促布成衣

  5月5日,2024柯桥时尚周(春季)启幕秀华丽上演,三家柯桥本土企业携手知名服装设计师胡红焱、王紫菲,开启了一场绿色时尚之旅。“依托时尚资源,我们正在布局女装品牌,有望迎来新增长点。”现场,乾鑫纺织科技总经理、90后“布二代”杜杰鑫兴奋地说。

  杜杰鑫于2019年接棒父辈的纺企嘉利隆,成立乾鑫纺织科技,最初仅是为了将嘉利隆的面料成衣化,以便客户直观感受。但经过深入了解,他意识到布局成品服饰的时机已经到来。“最直接的佐证是,我们在柯桥找到并与多名知名设计师合作,推出的服装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杜杰鑫的小小一步,折射的是柯桥摆脱“恨布不成衣”魔咒的跨越性变化。“虽然印染产能约占全国40%,还坐拥中国轻纺城,但由于缺少设计师等时尚资源,柯桥曾难以布局最具品牌效益的成品服饰。”业内人士表示,许多消费者对柯桥知之甚少,但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面料可能就来自柯桥。“我们熟知的杭派服饰、广州服饰,面料大多来自柯桥。”

  为实现产业突围,近年来柯桥大力发展纺织创意设计产业,在这里从事纺织时尚创意设计服务的单位,每年最高可得到30万元补助;举办时尚创意活动,一次性补助支出的90%;入选“经纬计划”的创意设计人才,最高可得到100万元的创业扶持……

  砥砺奋进间,柯桥“时尚策源地”的招牌越来越响,甚至吸引了国外设计师的到来。前不久,在柯桥福全街道的晒谷场上,“天天时尚地标秀”携手意大利品牌Mario Dice上演了一场走秀。时尚华服与农耕文化、传统建筑的交融,引来诸多设计大咖,美照刷爆了时尚圈。

  中国轻纺城创意中心主任阮春萍谈及柯桥纺织时尚创意生态的变化,笑着说:“以前是我们‘拉’着设计师来柯桥,现在是设计师主动找我们帮忙寻找面料、招聘助理。”

  随着时尚资源的集聚,柯桥本土纺织印染企业也迎来了新发展机遇。“最直接的促进是,根据设计师带来的潮流需求,面料创新有了更清晰的方向。”阮春萍说,市场供需变化越快,本土纺织企业进军成品服饰的意愿和底气就越强。“时尚周每年都有新面孔,今年的品牌发布秀中,新成员更是达到了2/3。”

  数据显示,柯桥已有20家纺织企业联手设计师成立时尚品牌,其中包括意大利设计师Alberto Zambelli及巴西设计师品牌DAVii联合电商头部主播成立的“HerLand”品牌轻奢女装。去年,柯桥区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企业的设计服务性营收达到4.08亿元,同比增长7.62%。“目前,柯桥已规划启动设计师小镇建设,力争通过中国轻纺城原创设计中心、设计师小镇等平台,打造‘双原创之城’。”阮春萍说。

  绿色智慧转型提质

  常有人疑问,历经几十年发展,纺织产业还有新发展空间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传统不等同于低端,奋力向上必定有出路。而且,我国制造业中,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占比超80%,这些行业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也是我国保持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的基本盘。

  锚定这一理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柯桥没有“喜新厌旧”,而是通过改造提升让纺织印染产业实现了绿色高端突围。目前,柯桥印染企业国际先进设备比重已达到60%以上。近3年,全区印染企业单位能耗增加值年均增长6.7%,单位能耗税收年均增长11%。

  2024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的600余家参展企业、40余万款优质面料,充分体现了柯桥纺织产业链接全球的“向新力”。“今年的展览面积是历届春季纺博会之最,较去年同比增长了25%。仅来自意大利、美国、韩国等纺织行业发达国家的境外企业就有20家。”柯桥区会展业发展中心主任蒋志芬说。

  在科旺纺织展位里,3000款面料争奇斗艳。一款新推出的冰凉丝面料,相比化纤面料,可让体感温度下降5摄氏度,成为新晋爆款。公司销售总监柯敏笑道:“近年来,我们不仅跟国外的原料厂合作开发创新原料,还在花样设计上引入国风元素,市场反响都不错。”

  “创新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24全球纺织新材料创新发展论坛上,金晟纺织总经理金艳琦介绍道:“我们研发的天然竹纤维面料,拥有抑菌防臭、吸湿透气等特性,已在西装面料领域收获大量订单,下一步将拓展女装、童装、运动装领域。”

  深耕植物纤维的不止金晟纺织。“我们主营的生物基可降解面料,目前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2022年,从事纺织产业近20年的董丽香专门成立浙江生然时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环保可持续面料。“比如其中的聚乳酸面料,主要原料是植物淀粉,是从玉米芯等农作物废料中提取,自然降解率可达95%以上。”

  从机器换人到未来工厂,数字化改造是柯桥纺织印染产业向新进发的“杀手锏”。走进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工厂,只见“织造印染产业大脑”中的“数字孪生工厂”模块正在有效运作,实际业务和生产场景被模拟、分析、追踪、比对、测算,产品质量、成本等信息实现全程追溯,几名工人就可看管运作近50台印染机缸。

  以“行业共性需求+企业个性需求”为牵引,柯桥区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实际改造产线、设备、网络,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智能化硬件,促使生产效率提高8%以上、能耗降低10%以上、产品质量控制提升15%以上。

  凭借绿色智慧,柯桥面料成为全球中高端市场的“香饽饽”。展会期间,十几个意大利设计师两次走进生然时尚科技,表现出对该公司面料的浓厚兴趣。更具代表性的是,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大使亲自带着70余位采购商,到柯桥共话合作共赢之路。

  科创加持无限可能

  线下提供面料,线上生成服装,还有数字模特走秀展示……这样极具开创性的场景,眼下已在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成为现实。“有必要说明的是,基于克重、拉伸和弯曲度等物理属性的测量,我们的数字面料基本实现与实体面料90%相似。”数字时尚团队负责人钱狄青说,对企业而言,这不仅可以赋能在线销售,还能减少实体成衣打版成本。

  在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这样的纺织产业新场景还有很多。“除了做面料和衣服,纺织复合材料其实还能做可穿戴智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航空航天材料……”钱狄青笑言。据了解,目前该中心已累计攻关科技项目138项,研发的产品运用到了海洋、航空航天、国防科工等多个领域,可谓是“上天入海”。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和人才是关键。近年来,依托中纺院、院士之家、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创平台的智力加持,柯桥区共有255家纺织类企业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了2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800多家企业接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近4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东华大学绍兴创新研究院正在致力于让科研成果与柯桥产业实现“无缝对接”。“柯桥纺织印染产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先进材料的国产化率相对较低。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依托东华大学专家院士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当地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该研究院院长助理惠林涛说。

  前不久,东华大学绍兴创新研究院、东华大学与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中鹰新材料有限公司和绍兴舒美针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三方联合研发中心。之前,该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合成的具有梯度核壳结构的共聚乳胶,已助力舒美针织实现深色织物绿色低碳染整加工,市场应用效果较好。

  除了谋划前沿突破,柯桥也着力让产学研合作“接地气”。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就是这一思路的代表性成果。“形象地说,我们是产才双向赋能的桥梁。”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徐潇颖介绍,目前该中心注册工程师达7.5万人,平时会在线上与企业互动。以一年为期限,还会从中聘请全职(共享)工程师,常驻柯桥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

  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乾阳,就是第一批全职(共享)工程师。在他的促成下,研究院已和许多柯桥企业建立了合作,如与“永通印花”合作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梅盛新材料”合作染色污水处理项目、为“睿晟新材料”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数据显示,去年,5名全职(共享)工程师累计走访服务纺织印染全产业链企业920余家次,开展主题培训交流活动17场次,培训技术人才820余人,解决企业个性化难题790余个,协助企业完成科技项目、专利及标准制定等成果申请50余个。

  奋楫扬帆勇争先,逐梦江海竞未来。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显示,柯桥区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成功跻身全国百强。“我们将通过实施市场进化、促布成衣、现代物流、时尚品牌、人才科技等十大行动,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国际纺织会展中心、现代纺织科创中心、纺织时尚品牌中心、纺织总部集聚中心,争取到2025年让全区纺织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500亿元,再创现代化‘国际纺都’新辉煌。”柯桥区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