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 各项创新卓有成效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5-31 10:33:34 来源:中国工业报

  截至5月30日,我国已有共计23家品牌企业、42家制造企业加入“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彰显出纺织行业企业的气候雄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理念与实践统一、现实与未来映照,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纺织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

  中国纺织行业是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推进者。5月30日,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记者获悉,2005年,中国纺织行业第一个在行业层面推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2021年,中国纺织行业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表示,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拜托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织行业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四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

  气候创新是一项长期事业、系统工程,需要纺织行业共同努力。2023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再次打破最暖记录。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的统计,过去50年当中气候灾难数量大概增加了5倍,经济损失大概增加了7倍。2024年4月份WMO新出的报告显示,过去12个月左右全球温度又再创新高,从单年温度来看已经超过1.5度,对于全球的影响未来不可估量。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未来10年,全球10大风险中有4个由气候变化相关事件构成。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认为,气候变化已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能耗“双控”已经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认为,《巴黎协定》下碳排放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如同可利用土地、关键矿产、水资源等,碳排放容量成为最为稀缺的自然资源要素之一,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政策和行动将造成不可逆的全球生态灾难和巨大经济损失。从2025年到2100年,不作为的总成本估计为1266万亿美元,相比于目前水平,年均气候融资投资需要增长六倍以上,达到9—10万亿美元。

  不过,快速增长的全球气候融资投资到了市场临界点,全球供应链碳中和压力已经传导至大型企业,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与“双碳”战略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国纺织工业积极推进绿色生态与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全产业链低碳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纺织行业着力通过创新行动,推动自身减排承诺与转型发展,成为“双碳”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介绍,“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把加入的制造业企业和品牌企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83%的企业提出了气候目标,超过50%的企业设定了“双碳”目标。在设定了碳达峰或碳中和目标的企业中,有62%的企业目标是早于国家目标(2030年)碳达峰,82%的企业目标早于国家目标(2060年)碳中和。而且,总结和分析显示出制造企业相较品牌企业展现出更强烈的气候雄心,其中93%的制造企业设定了气候目标,相对应的品牌企业比例是67%。除了“双碳”目标之外,更多企业也设定了其他多元化的气候目标,比如绝对的减排目标、强度减排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目标等,都在以量化的方式彰显纺织行业企业的气候雄心。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前途命运、永续发展。陆新明表示,我国纺织工业围绕“绿色、科技、时尚”的新定位,积极推进绿色生态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大力推动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绿色发展动能。需要大力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同时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纺织行业减碳降碳。二是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支持纺织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三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要推动纺织领域技术进步,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抓紧部署绿色低碳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

  中国纺织行业要在新的系统结构和产业关联中塑造优势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纺织产业与气候变化同频共振。孙瑞哲分析,中国纺织行业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新的价值网络和反馈回路中找到落点,在新的系统结构和产业关联中塑造优势。第一,要在产融合作中借力。第二,要在供需互动中升级。第三,要在稳进平衡中发展。记者注意到,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数量规模看,中小微企业在纺织企业群体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99.8%的纺织企业为中小微企业,86.8%的纺织从业人员来自中小微企业。从发展贡献看,中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分别占纺织全行业的78.7%、76.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郭宏钧表示,我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气候行动已经在路上,成效已显现,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综合优势和示范作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看,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球性、先导性、标志性意义。孙瑞哲建议: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转型,降低产业链各环节的碳足迹。加强标准引领,持续完善细分领域的碳足迹管理标准与方法。加快完善行业绿色低碳服务平台,引导和规范行业低碳实践。二要坚持价值导向。提升绿色增值能力。持续完善行业ESG信息披露体系、ESG绩效评估体系和ESG能力提升体系。充分利用绿色融资渠道,增强绿色融资能力。顺应碳交易市场新机制,提前布局,建立并优化企业绿色资产管理体系。三要坚持开放合作。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推进行业的气候创新实践。强化在绿色规则、绿色标准方面的国际互通互认,强化绿色创新交流合作,要与全球行业内的先进实践对标,找到方向与节奏、实现价值协同。(孟凡君)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