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新质新力,启锦绣新篇!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5-22 16:51:55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5月21日,中国服装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第一次理事会在杭州举行。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作总结发言,现将全文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以新质新力,启锦绣新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2024年5月21日

 

  衣以载道,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时代的刻画,服装是展现何以中国的一扇窗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微观表达。服装产业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同频,彰显着综合实力与文化影响的跃迁,凝结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幸福产业,美丽事业。而这份事业的蓬勃,源于一群可爱的人。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中国服装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会员代表和行业同仁致以敬意。

  过去的六年,服装协会围绕科技、时尚、绿色,推动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塑造着产业价值的中国深度与全球广度。

  协会是产业初心的践行者、守望者。在“稳”与“进”中谋发展,求突破,为稳经济、保民生、促就业、防风险作出重要贡献。

  协会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在“破”与“立”中谋转型,促升级,全面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协会是市场主体的增值者、赋能者。在“竞”与“合”中提信心,激活力,维护产业利益,推动创新链协同、上下游融通。

  过去六年,服装协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行业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对上一届理事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时代课题。纺织服装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是要聚合科技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服装行业集产业大成,关系全局,责无旁贷。

  一、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当前,中国服装制造一骑绝尘,屹立于世界产业之巅。2023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机织服装65.56亿件,针织服装128.33亿件;服装出口额达1673.1亿美元。服装跨境电商出口额在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金额占比达26.61%。行业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从原料供应、设计研发到装备制造、渠道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构筑着中国服装的体系优势。

  坚实的产业基础成为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和优势。我们要通过搭建与延伸技术阶梯,将一个环节的创新价值放大到整个产业体系,解决新技术、新业态的冷启动问题。

  1、把握产品结构之变

  我国针织服装产量从2019年开始超过机织,目前占比达到66.19%;休闲时尚、运动品牌等品类快速崛起。现象背后是生活方式带来的产品结构之变。近期一篇热文《皮鞋,被时代抛弃》讲述了创新者的窘境,“打败皮鞋的,不是另一双皮鞋”。要看到任何产品都是时代产物,不能脱离需求谈品质、讲创新。从“多巴胺”、“美拉德”、“格雷系”、“丁达尔”成为流量密码,文化认同、体验经济、情绪价值正变得日渐重要。行业不仅要关注技术细节,更要打动人心,发掘市场需求和趋势变化。

  2、把握市场主体之变

  全球看,“Made in China”代表着服装品质,中国服装正在进入品牌建设的黄金时代。Brand Finance 2024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中,有15个中国服饰品牌上榜,打造世界级品牌正当时,专精特新企业、设计师品牌在快速成长。内容电商、平台经济赋能,新兴品牌、细分品类实现涌现。推动“白牌”到品牌、网红到“长红”的发展正当时。行业要构筑更健康的发展生态,避免低层次同质化竞争,将性价比做出品质高度。

  3、把握产业格局之变

  全球供应链深刻变化。202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在美日欧市场所占的份额较2010年前后的峰值分别下降17.2、26.3和12.8个百分点。同期越南在美国进口市场份额由6.6%升至14.6%,孟加拉国在欧盟进口市场份额也升至15.4%。以Nike为例,2018年中国为其服装的第一大供应国(占比为26%),2023年变为越南(占比为29%)。同时,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纺织服装出口快速增长,2023年达1234.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9.8%。阿拉伯长袍等成为重要品类。另一方面,服装行业成为推动中西部发展等的关键部门,江西、安徽、河南、湖北、广西、新疆等成为热点区域。应对变化,行业要深度融入“双循环”格局,平衡好原地升级、国内转移和全球发展的关系。

  二、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融合点

  1、与未来产业融合

  从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等制造创新,石墨烯材料、生物基材料、3D打印材料、纤维状能源与电子器件等材料创新,到AIGC、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场景应用,行业加快与前沿技术、未来产业嫁接融合。行业要前瞻布局,围绕智能服装、可变色服装、功能性服装等,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聚合、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交融。

  2、与文创产业融合

  新中式服装成为中国时尚的浪潮。2015~2023年,汉服市场规模由1.9亿元增至144.7亿元,新中式成为中国时尚产业新的突围路径。另一方面,从文学、影视到动漫、游戏,IP赋能产品创新,如Chiikawa联名优衣库,安踏推出潮鞋“欧文一代”。行业要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提升设计能力,打造融合生态,提升情感、美学、体验价值,构建中国时尚风格和东方美学。

  3、与绿色产业融合

  环境要素向环境资本转变,绿色增值成为企业重要能力。服装行业的绿色发展是材料、设计、制造、流通绿色转型的综合呈现,具有标志意义。行业要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体系,推动责任消费与循环经济。推动衣物回收和再利用,包括租赁服务、二手交易平台等,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制造的良性循环生态。

  4、与数字产业融合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给行业带来系统性、全局性的变化。比如,在时尚设计领域,未来的设计表达是人机合作的表达,大模型平台正在重新定义设计创新能力和价值输出。特别是语料库的内容决定着输出的意识形态和风格表达。行业要将设计、制造、营销、品牌建设,架构于“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上。

  三、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方向

  1、执国际视野观天下

  服装是全球事业,时尚是世界语言。全球价值链合作是服装行业的主要形式和必然选择,中国服装需要整合全球资源,开展全球合作,实现全球发展。同时要看到,地缘政治正成为常在变量,形成现实压力。行业要准确把握全球供应链合作的新逻辑,在效率和安全的平衡中强化布局,打造竞合优势。

  2、执问题意识探究竟

  好问题的价值胜过好答案,我们进入了“没有问题是最大问题”的时代。对于行业发展,重要的不再是追求更大的信息量级,而是进化到更高的认知层级。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审美观、方向感,提升专业性、独特性、兼容性、交互性,变得尤为重要。

  3、执价值主张做自己

  亦步亦趋,走不好前行路;人云亦云,形不成话语权。理念引导资源配置、决定价值空间。在建设品牌强国的征途上,需要形成中国服装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主张。要引导培育真正有价值主张的时尚品牌和设计师,要引导服装企业形成自己的叙事逻辑和表达体系,推动义利合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知行合一。

  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

  行业协会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产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希望新一届理事会为中国服装立德、立志、立功,为人民事业赋智、赋能、赋美,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服装产业现代化建设。在此,提几点期望。

  一要铸魂。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落实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建功强国建设。

  二要赋能。搭建优质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对接,推动交流合作,解决企业现实问题。

  三要引领。聚焦关键创新,推动品牌建设。增强企业责任管理能力,推动ESG发展。

  四要固本。做实调查研究、做细数据分析、作深问题研究、做好政策咨询。。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时代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以涓流之心,成潮涌之势,以锦绣之志,换日月新天。在一起,向前进,汇众智,创未来。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