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蒙山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助农增收

http://www.texnet.com.cn/ 2024-05-17 09:21:49 来源:梧州日报

  近年来,梧州市蒙山县将实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结合,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桑蚕产业,突出抓好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发展,不断强化桑蚕产业扶持,激发桑蚕产业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新“丝”路。

  以项目建设为支点撬动发展新局面

  种桑养蚕是蒙山的特色产业。蒙山县列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新圩镇列为乡村振兴“书记工程”示范镇后,新圩镇四联村“两委”敏锐地抓牢机遇,采取“党建+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养蚕大户”等模式,牵头联合谢村、古定村、壮村和六桂村党组织抱团发展,成立蒙山县绿丰桑蚕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投资225万元,打造了蒙山县首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四联村村级集体经济桑蚕产业园。如今,该村每年村集体经济仅通过蚕桑产业一项收益就达到10万元。

  近年来,新圩镇抢抓上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机遇,因地制宜,以辖区蚕桑优势产业为“支点”,把争取到位的600多万元全部用于蚕桑产业发展;整合上级各类项目资金4800万元,成功撬动企业自筹资金5000多万元,总投入1.04亿元,建成标准化桑园10000亩。

  以科技赋能为支撑助力产业稳增收

  “现在养蚕可比以前轻松了不少,都是机器投喂,按下钮就能快速完成,省心省时省力。”桑蚕养殖户陆桂幸说道。

  目前,蒙山县探索“种养分离+自动化养蚕”智能生产方式,推广实行“三段养蚕法”,全面自主研发的自动喂蚕设备,实现自动切叶、送叶、喂叶,自动上簇、旋转蚕簇、控温控湿,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

  智能化养蚕方式在蒙山县得到了大力推广,在传统养蚕中,受场地、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户每批次只能养殖7至8张,但在智能化养蚕房中,农户每批次可养殖约25张,养殖密度明显提升。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后,每个蚕房劳动力由原来的10人精简至3人,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蚕茧重量由原来的每张40公斤至45公斤提高至每张50公斤至60公斤;蚕茧质量达5A标准的比例也由原来的53%提高到80%,价格由每公斤40元提升至80元。

  “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立体自动养蚕设备以及自动集中上蔟等技术,省时省力并能提高蚕丝质量。同时,还成立有机肥厂回收桑枝、蚕沙等,推进桑蚕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4年,公司产值预计可达1500万元。”华虹蚕桑产业园区负责人申志群说。

  以乡贤力量为支持推动经济快发展

  新圩镇积极引导杰出乡贤回乡发展,群众的致富新“丝”路也少不了乡贤的助力。

  新圩镇谢村村养蚕大户邓海红就是其中之一。她种植了70多亩优质桑园,今年大蚕养了15张,小蚕也有200多张,雇佣了十多人,让当地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在夫妻俩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也一起种桑养蚕。如今,蒙山县新圩镇已有67名乡贤参与到桑蚕产业经济发展中来,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达17500人次。

  据悉,2022-2024年蒙山县建设标准示范桑园2000亩,年共育小蚕3000张或养大蚕超100张的设施桑蚕17000平方米,设施蚕桑年产鲜茧2000吨。2023年2月蒙山县蚕桑产业示范区被自治区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五星级)。

  目前,蒙山县桑园面积稳定6.3万亩,通过桑园品改低改,2022-2023年种植良种桑苗350万株以上,为良桑饱蚕提供稳固保障。该县全县9个乡镇、78个行政村约10.5万农村人口发展种桑养蚕,桑蚕产业产值达1.75亿元;建成1个茧丝绸轻工产业园,入驻茧丝绸企业13家,拥有250多台剑杆织机,占全区40%以上,蒙山县获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西部茧丝绸织造新城”称号。2021年至2023年全县鲜茧产值连续三年超亿元,蚕桑产业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纺织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yuln@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报道

©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